吳畏喜歡的是軍種建設,不是軍製改革。如果讓他籌建空降兵,那他肯定不遺餘力,但是像改革征兵製度這種明顯瑣碎複雜的事情,他就沒什麼興趣了。隻所以要主動提出來,那也是因為他要給手下的官兵們考慮歸宿了。
葉知秋和程斌都曾經開口問他要不要去政務院,意思自然很明白,大家都不看好他在軍界能再有發揮能力的機會,倒不如去政界繼續發揮他的頭腦。這件事如果換到別人的身上,那多半就相當於變向退休了。但是放在吳畏身上,葉知秋和程斌還真的很想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畢竟吳畏在政務方麵的見識一樣讓兩人相當佩服。就算吳畏不擅長細務,到了他這個級別,隻要指明了方向,也沒愁沒人幹活。
而且說實話,吳畏從政的話,可以讓大家放心不少,哪怕他最後能撈個總統幹幹呢,那也是人民內部鬥爭的結果,至少不用時刻擔心他掀桌子。
但是吳畏卻知道這個世界不可能太平,很可能用不了幾年就得打起來。這個時候從政,到時候再回來就難了,還不如教書育人,順便管理一下圖書館,還比較能進能退。
但是考慮完自己的發展,他就不能不考慮手下官兵們的歸宿了。
從二十八師帶強偵營開始,他已經先後帶了陸一師和現在的教導旅,手下帶過的兵少說也有幾萬人了,如果以後真的參加世界大戰,以他上將的資曆,手下的將士數量都得是以十萬起。
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再把官兵們退役後的生活都一手管起來,這玩意終究還是政府的事,現在開始著手推進兵製改革,就算國會和政務院再能扯皮,等到自己打完世界大戰,也應該有成熟的方案出台了。
所以他才抓住機會打電話,而且直接找的就是程斌。
程斌本來也是支持募兵製的,不過現在和葉知秋在很多事務上意見相左,又不好公然決裂,所以隻能挑著事情一件一件的來,還沒來得及把手伸向軍方。
以他和吳畏之間的關係,他也不擔心這是吳畏在試探自己,所以立刻表達了自己支持的態度。他知道吳畏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獨到的見解,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和吳畏又探討了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像這種大事,也不可能就在電話裏決定下來,別說是程斌和吳畏,就算是葉知秋和程斌也不可能就這麼簡單的把事情決定下來,這件事真要運作起來必然千頭萬續,光是需要協調的部門就多得數不清。
所以兩個人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後,詳細的事情以後還有得談,吳畏想起旁邊還有人等著,就想掛電話了。
沒想到程斌卻還有話沒說完,他聽出吳畏要結束通話的意思後,居然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吳畏心裏頓時緊張起來,程斌不是那種說話吞吞吐吐的人,能讓他遲疑的事情肯定不好辦。吳畏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程斌讓他去做顧雨的工作。
要說起來,主動提起兵製改革的是吳畏,他又是國防軍上將,讓他去說服總參支持這件事也算是應有之意。如果程斌真的提出來,吳畏怎麼樣也沒辦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