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二見沒人再說話,他倒先挑起話頭,“今日集市上的富裕人家真叫我大開眼界。”
語氣裏不乏羨慕。
集市上沒發生啥大事,就是售賣牲畜的行商帶來了三頭羊一頭牛,與許多不同品種的雞,雞還好說,價格不算貴,但那牛羊不同,隻一頭公羊就要五百錢,那頭牛甚至開價五貫(五千錢)。
牛本身的作用也不小,在耕種、交通運輸、打仗等情況下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這個價格已經算是實惠的了。
況且,官府在製定保護牛性命的律法方麵也頗為嚴苛,嚴禁任意屠宰牛,即使牛是正常死亡,也要經官府允許才能進行宰割。因此市麵上幾乎沒有牛肉流通,大多都被私下瓜分了。
這次集市上售賣的是一頭小牛犢子,引來無數人圍觀,但買得起人依舊是少數,之前葉母買布的那戶沈家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家直接包圓了一頭牛和兩隻羊,引起一陣陣嘩然聲,後來一段時間裏整個集會都在討論他們,真真是富貴逼人。
當然他們家的豆腐也被人家買走了一半不止,要不是如此,恐怕還不能賣的這麼快呢。
“沈家那是縣裏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主支在縣城裏,現在還留在村裏的應是旁支。”
葉老頭對他們家頗有印象,“沈家老太爺是大善人,當年旱災,他帶頭布施粥飯給難民,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沈家據說是從京城裏出來的,就算這麼些年牢牢把控布匹行業,也沒人敢動手腳。
這話聽的葉家人滿臉震驚,一個旁支就這麼富裕,那縣城裏的主支豈不是更富貴。
葉父原本有些膨脹的心態瞬間回落,他們家現在是哪兒到哪兒啊,路還長著呢。
又閑聊兩句,眾人便散了。
等要睡覺的時候,葉父突然開口:“等過段日子家裏銀錢寬鬆了,咱們家也該起房子了。”
現在葉家一共五間房,正中間是堂屋,吃飯待客都在那裏,左邊的兩間房住的是老兩口和葉大一家,右邊則是葉二和他們一家。
隨著孩子長大,原本綽綽有餘的房間確實不夠住。
他們這一房還好,就寶哥兒一個孩子,但是像大房這樣孩子多的就快住不下了,一間房甚至隔成了三個房間,每個房間都很小,有的連窗戶都沒有,十分憋屈。
“到那時候咱給寶哥兒單獨蓋一間房,再請小北的夫家打些家具。”
葉小北是老兩口唯一的女兒,夫家是做木匠的,在縣城裏開了個木匠鋪子,專門給人製作家具,是經年的生意,在縣城裏有個便宜又結實的好名聲。
葉瑜躺在炕上,精神體卻在空間裏,當聽到他名字的時候不由豎起耳朵。
他高興於可以有個自己的房間,不是跟爹娘睡同一房間不好,而是確實不方便,畢竟他爹娘也才三十多歲,不可能沒有夫妻生活。
他曾經被吵醒過,那場麵實在尷尬,雖然隻是他一個人的尷尬。
兩口子就著起房子這件事開始展望未來,最後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睡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