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師傅故意往最誇張最嚴重的程度上靠,大有危言聳聽的意圖。聽得阿鳳師娘果然愣在那裏,內心又是一番天人交戰。
半晌,她試探性問道:“你不看好了?”
“嗯,你也消停吧!”周師傅語氣堅定。隨即拿起筆,再拿過來一張廢紙,開始把抄在本子上的數字加起來。
難得休息日,劉青萍早已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昨晚上馬麗麗看電視回來跟劉青萍說周澤也和陳明亮約她們今兒個去公園玩,還請看電影。劉青萍借口說想回家,很久沒有回家了。
馬麗麗想想也是。好像劉青萍來裁縫店近兩個月了一次都沒有回過家,也鮮少提及家裏。就算再怎麼想去看電影也偃旗息鼓了。
“好吧,那我也回去吧。剛好還要把我小嬸嬸給帶過來讓師傅師娘看看。要不就明天下午吧。”
劉青萍瞅了她一眼,我滴姑奶奶得虧你還記得這茬子事。她拍拍馬麗麗的肩膀說:“靠你了。”
今兒個天氣好,日頭當照。來市裏以後這天就沒見怎麼下過雪。說也奇怪,就隔了百八公裏路,隔著幾個山頭,天色就完全變了樣。
劉青萍拿著葉森華給的路線圖,坐上公交車。坐了約摸七八站,在指定的車站下車,然後沿著道路往回走了十幾米,拐進一條小路,路口有個鐵柱頂著個木質的牌子,白底黑字,上頭寫著“苗新村”三個字。
沒錯了,後期城市開發第一個相中的就是這塊地。
劉青萍找這個地段當她的事業起步點,一是這地方離市區近。二是她想購置這裏的房子。雖然按現在的經濟實力買了設備以後就沒錢付定金,但先租了,也算先占個坑位,到時候人一熟識起來說不定還能多分幾次付款呢。
走進去沒幾步就有人家了。一大早的有人站在門口刷牙。有人站在牆頭曬番薯疙瘩,牆另一頭一位老漢吃著粥正與她閑聊。
幾人見有陌生女子從村口進來,都不約而同的抬頭去看。
一個村祖祖輩輩住在一起,都是知根知底的,誰家的娃,誰家的狗,閉著眼都能猜出來。這麼個水靈的姑娘進村,大家當然好奇心起,目光一路跟著劉青萍。
劉青萍數著間數,左邊第五間旁邊的小弄堂進去,白牆二層瓦蓋房,前半間二層是個露天平台,劉青萍還看見上麵有幾個破盆子,破缸子裏麵種著天蔥。
平台周圍都沒有土圍牆,劉青萍忽然想起曾經外婆家的老房子也是這般的構造,每逢大年初二大家就會在二樓平台上曬太陽。沒有圍牆,沒有欄杆,卻沒有多少大人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從平台上掉下去,真是養的要多粗糙就多粗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