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堂,是黑河縣唯一一家醫館,屬於家族傳承,據說回春堂的第一任坐診大夫曾經在宮裏當過禦醫,告老還鄉後在家鄉開了一家醫館回報鄉鄰。
傳言真實性已不可考,但回春堂大夫的醫術還是極好的,尤其在小兒病這塊,常有其他縣城的病人來此求醫。
父子倆進了回春堂,今日倒是難得,堂裏病人不多。
葉瑜皺著鼻子,不愧是醫館,一股濃鬱的中藥味。
葉父先是問了問小工,“吳大夫今日可在?”
待那小工查過簿子,才點頭,“吳大夫今日正好出診。”
隨後葉家父子倆就被領到了回春堂後院的小屋子裏,吳大夫正好在那兒看書。
讓葉瑜驚訝的是,都過去挺長時間了,吳大夫竟然還記得他們。
“快坐,看麵色,你們家小兒已是大好了吧。”
吳大夫摸摸胡子,臉上有幾分欣慰,他還記得葉家父子的原因,就是他們家實在和睦,太難得了,還有葉父葉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疼愛,這才叫他印象深刻。
葉父感激道:“多虧您開的方子,寶哥兒確實好了不少,如今再來,就是想叫您再給他診治看看。”
吳大夫聞言,叫葉父把葉瑜抱上椅子,經過一番望聞問切後,才仔細叮囑,“病是痊愈了,但你家這孩子身體底子差些,日後可得多注意,他體質偏寒,家裏若是有條件,可多讓他吃像山藥、桂圓、羊肉這類溫補的食物,屬性寒涼的少碰,像西瓜這類的瓜果就最好不要吃。”
“要不然冬日裏就難受了。”
“需不需要再開個方子?”葉父一聽就緊張了,他深恨自己沒能給孩子一個好身體,若是寶哥兒能滿月出生就好了。
“我開個調養的藥方子吧,先吃上一兩個月,然後根據他的脈象再進行更改。”
吳大夫再三斟酌開了個藥方,“按照這個方子去前邊找藥童抓藥,溫水三煎,早晚各一副。”
葉瑜想到之前喝過的苦藥汁子,再看吳大夫開出的藥方時瞬間就苦了臉,中藥的滋味實在是一言難盡,不僅僅是苦,還帶著酸,反正難以下肚。
而且他爹在藥童抓藥的時候,還見縫插針請吳大夫寫了滿滿一頁的注意事項,什麼不能吃什麼不能碰都寫的明明白白。
他扒著葉父的胳膊踮起腳尖偷看,雖然大部分的字還不認識,但光猜都能猜出來大致意思,這讓他很不自在,感覺自己就跟個玻璃娃娃似的,仿佛一碰就碎。
葉父以為兒子是餓了,呼嚕了一下他的頭,“餓了吧,一會咱就去吃飯。”
藥童給他們抓了能吃半個月的藥,就這,也足足花了三兩銀子,除此之外還有看診的費用,心疼的葉瑜呲牙咧嘴。
由於葉瑜長得玉雪可愛,這動作做出來也不難看,反倒叫藥童見了失笑,“這小兒,竟還認得錢呢。”
葉父疼愛的摸摸他的頭,“錢是小事,你身體健康才是大事。”
話雖如此,葉瑜仍舊是邊看葉父掏錢邊哀歎,這錢可真不經花,這時候農民連病都不敢病,一旦病了主要就靠自己熬,熬不過去也沒辦法。
等錢貨兩清,葉父將藥包塞進筐裏,然後牽著葉瑜的手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