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展會前夕(2 / 2)

“這次博覽會的接待工作由我們市裏負責,邀請幾個有影響的業內知名企業的老板也沒有問題,關鍵還是要看作品的創意、思想、及創作水平,特別是象你們剛剛涉足這一行業的企業,產品的質量可是決定命運的關鍵,這不像物質產品,可以通過品牌的宣傳、產品的促銷來拉動市場,影視產品首先必須有精彩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吸引眼球的噱頭,一個有實力的知名發行商,我隻能幫助你邀請幾個知名客商觀看審查你的作品,而無法保證他們能和你合作。”王偉濤答應著,但他也把話挑明,必須是優秀的作品,否則也無能為力。隨後,他轉而對姚慎之解釋:“姚老先生,我隻能做到這一點,請見諒。”

“王書記,這樣做就已經是幫了柔兒的大忙了,我相信柔兒的能力,她的作品肯定會讓客商青睞的,接下來就是要好好布置自己的攤位了。”姚慎之誠懇地說道,他要的也就是這個結果,要合作,就必須找知名客商,這樣才能快速提高女兒的品牌知名度,才能在短時期內站穩腳跟,繼而成為文化產業的知名企業。

“小姚的展位在哪個區?”王偉濤聽姚慎之說“布展”,就隨口一問。

“C區196號。”姚柔回答。

“那不行,太偏了,主展館中有你們的位置嗎?”

“沒有啊,我們不知道主展館還有企業的位置,主展館不是政府部門的文化宣傳館嗎?”姚柔不解地問。

“不錯,主展館是政府部門的文化宣傳館,但也有境內文化企業的部分,既然你們市裏沒有給你們報,那我給你們補充進去吧,你趕緊把材料整備好,好在我們這裏現在還沒有布展。”在沒有布展之前,作為承辦方的市委書記,王偉濤是可以加進一個企業的宣傳的權力的。

“那就太謝謝書記了。”姚柔真誠地謝道。

“好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姚老先生,隨著我國國家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和產業結構的梯度轉移,我們南海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已經完成了擔當世界工廠的曆史使命,大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逐漸縱深地移向內地,我們也要相應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想聽聽姚老先生有何高見?”王偉濤向姚慎之詢問,他的決策的依據,主要就是來源於這些有遠見、有魄力、洞察力強的資深企業家。

“高見談不上,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南海最初是通過在海外眾多的華僑,引入雄厚的資金,進行代加工,成為世界工廠,現在,南海的定位應該就是成為新技術研發中心,隻有有了自己的完全知識產權,就掌握了市場開發的主動權,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代工廠這一塊,就是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隻能是為世界品牌做嫁衣,我今後有這樣的計劃,將現在在南海的代工廠遷往內地,將留下來的設備全部用於核心技術的研發,盡量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擁有自己的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的技術,今後就是代工,也就可以從品牌供應商那裏爭取更多的利潤。”姚慎之吸著雪茄,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並對今後南海的產業定位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老先生說得好,我們也有這樣的想法,目前隻是沒有準確的調研數據,還隻是停留在一個概念階段,我將盡快敦促有關部門做一份詳細的未來規劃,等到馬上要召開的兩會中拿出來征求代表和委員的意見。”王書記吩咐秘書,將姚慎之是意見記錄下來,作為政府決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