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九大世家紛紛式微,不過說到底欒府如今也不算蕭條,至少這三年裏是添丁進口了的。眼下正是陽春三月的好時節,國喪期剛過。宋書薏生了對龍鳳胎,正坐月子,張羅著一對兒女的滿月酒。沈善和如今也身懷六甲,已經七個多月了。
靖王的軍隊終於班師回朝,邕王的婚事不能再拖,定下來二月廿二那日。欒若宛也算得上風光大嫁,又不知讓誰眼紅了半宿睡不著覺。
蘇衍懷也回來了,卻帶回來一個兩歲多的男童。對外聲稱,是自己當年在邊疆時重傷幸得一女子救助,於是四定終生,有了這個孩子,隻是不想這孩子親娘難產,早逝了。
欒若寧一早就聽說了這個消息,原本在家中繡花,不知怎麼被針尖戳了手指,也擺擺手,隻說沒事。
不過眼下,欒府裏還有些不大太平,有個人如今過的實在不怎麼舒心,那便是沈靜和。沈靜和當年早產生下個男孩兒,不僅早產還是難產,廢了好大得勁才生了下來。那孩子天生體弱多病,好容易拉扯到兩歲,卻已經喝了一年的湯藥了。
孩子取了小名叫權兒,這一輩分的孩子從木,是雲清嬈給娶的,說是取個重的字兒好壓一壓穢氣。這孩子自沈靜和生下來之後,卻不大管他。雲清嬈看他體弱,也不計較他那個生母是怎麼樣為人,索性便直接親自養著。小兒多病又愛哭鬧,鬧人的緊。隻是這孩子的體虛之症實在棘手,請了張太醫多番相看,也是沒法子。
張太醫暗地裏也說了,小兒體弱本也是常見的,要能活過七歲,才能確保無虞。
欒若寧也瞧過這小侄兒,較尋常孩子小了一圈不說,比江哥兒更是比不了。隻怕是藥石無醫。
沈靜和對自己的孩子不上心,卻日日跟在欒允泱麵前,不知圖的什麼心思。洪莞自被雲清嬈重罰過後,倒是消停了不少,況且如此一來在欒峻麵前也大為失寵,如今愛馳而色衰了。
但細想想洪莞那人哪裏是肯安分的主,見沒了家裏頭主君這個指望,便又去打允泱的主意。隻是允泱一心科考之事,不願參與後宅裏的勾心鬥角,一來二去的,洪莞便和沈靜和說上了話。
洪莞對著沈靜和,無非是哭慘那一套說辭。她慣會使裝乖賣巧這一套,在小輩麵前也不嫌寒磣,說允泱如何如何不把他放在眼裏,如何如何不孝順。又對著沈靜和一頓誇耀,隻盼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個戰線上。
沈靜和笑了笑,心想著這洪小娘一來是允泱親娘,二來她嫁入公爺府的時候便幫襯許多,由此也不算實在說不上話的。更何況,兩人都是為人妾氏的,自然更能體諒各自的苦楚。她親自給洪莞斟了茶,道,“小娘寬心。其實細想想,允泱實在是個知道上進的。隻是命不好,運氣差了些。雖說時也、命也,但說到底事在人為。要是允泱知道您為娘的苦心,更上進一些……那將來隻要先中了進士,主君的爵位要襲給誰,不就兩說了嗎。”
“先中了進士……可是,允澤他也是個知道用功的,況且他若也去參加春闈,難保不會考上。而且我瞧著,沒準比允泱還有希望一些。”
沈靜和自己也喝了口茶,繼續道,“大哥他呀重情重義,新得了一雙兒女恨不得日日抱出來炫耀。倘若有兒女牽絆,大哥可會有心思參加什麼科考?隻是有一點,小娘須得防著些那露華庭的五姑娘,我瞧著不是個簡單的人。若真怎麼樣了,還是得先於她下手。況且小娘您是有親生女兒的,除了這個禍患,不也是為咱們宜姐兒鋪路嗎。”
洪莞沉吟一番,深覺得沈靜和此言在理,道,“既如此,隻好奮力一搏了。眼瞧著那對兒龍鳳胎的滿月宴就要到了,是個好機會。”
沈靜和嘴角一勾,道,“小娘自己就頗通醫術,再加上欒府常用的那位孟大夫。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手到擒來呀。到時候宜姐兒若能覓得如意郎君,對於允泱的將來也就更加大有裨益了,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