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 / 1)

第263章

“差多少?”

“蝕刻機相關設備采購預估價1200萬,再加上采購蘇聯設備200萬,總計需要1400萬美元!”

這一下子就超出了400萬預算,關鍵是外彙,李民華感覺到了壓力,默默的開始思考。

聽到超額這麼多趙雪瑤也有些被驚到了,見李民華陷入了沉思,忙看著李秀成小聲建議道:“要不,咱們再分兩步走?先把蘇聯設備買了然後再籌措蝕刻機項目?”

“那外彙怎麼辦?用掉五分之一再給人退回去?”李秀成反問,現在外彙這麼緊缺你敢空置不用,保證撒手沒。

想重新再申請,就真是‘嗬嗬’幹瞪眼了!

“雖然這次加起來,是多花了外彙,但等項目落地,我們生產出來的精密儀器,將會達到國際水平。

再賣出去設備可以賺更我的外彙回來,這不僅僅是機械廠的未來,也是中國的未來。

現在多付出一點代價是值得的!”

要知道直到他重生前,全世界的精密儀器方麵,中國都排不上號!

就是因為發展太晚,加上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讓中國在這方麵遲遲無法突破,其中最老大難的芯片問題更是如魚刺入喉一樣卡得大家難受,卡得國家竭盡全力想要拔出這個頑疾而不得!

而生產芯片有兩大難關,蝕刻機與光刻機,在蝕刻機方麵中國要優秀的多,在08年就由中微製出了高性能蝕刻機,然後一路突飛猛進,最終憑借先進的技術居於全球前三。

中微半導體的介質刻蝕機更是勝過美國人的產品進入台積電7nm、10nm的生產線,甚至已經具備了5nm工藝製造技術。

也正因為李秀成清楚蝕刻機發展的始末,知道有哪些最關鍵的人才和技術,才這麼有把握讓機械廠進入這一行,並做出成績。

相比蝕刻機的優秀表現,光刻機方麵就真的是一言難盡了,21年時,有國家院士說過,我國光刻機方麵與外國先進的相比差距在15-20年。

但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最開始國內光刻機技術與國外差距並不大,在85年時國家研究所研製出的分步光刻機樣機與美國4800DSW的水平相差不到7年。

7年與20年相比,這中間的差距多大?在這個全民奮進,英模嘔心瀝血創奇跡的年代真不算大!

但沒過多久,隨著大量引進外資,一個‘造不如買’的畸形觀念悄悄的觀變了人們的思想,然後就是‘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可笑價值觀出現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包括光刻機、大飛機在內的許多原本有望在短期內追趕上發達國家水平的關鍵技術陷入停滯狀態!

而這一停滯就是近二十年!

二十年啊!

還是在技術大爆發、經濟市場開放最關鍵的二十年!所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估量,哪怕後來人們意識到問題,開始奮起直追,但所付出的代價卻已經是千倍萬倍。

剛才李秀成說第三點沒想好其實並不是。

放眼世界,求得更大的突破其實就是指的光刻機,隻不過這東西太難搞,一開始又難有利潤出產,投入還大,更需要打持久戰,不明白的人是不會理解他的堅持,所以他打算親自上!

正好趁著購買設備的機會,將現有的光刻機技術水平摸清楚,為將來做好準備。

至於外彙....

李秀成自認不會看錯人,李民華是個做大事,有大局觀的人,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而李民華也沒有讓李秀成失望,沉吟片刻後鄭重道:“秀成放心!外彙的事情我豁出臉皮也給你辦成,也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成了!

李秀成欣喜起立:“李市長放心,我們齊心協力,定能開創一片美好藍天!”

旁邊,趙雪瑤驚訝的捂住了小嘴,不隻是因為李民華答應出麵申請外彙,更因為話裏稱呼的改變,從李總到秀成這已經不止於公事上的牽扯了,而是確實地把李秀成當做了親近的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