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春天很快就到來了,被寒冬堵在屋裏多月的人們,終於可以脫掉棉衣,放風一樣出來閑逛。萬物複蘇的季節,生活也變得活躍起來。戶外娛樂多了,華南大街上的鬼屋生意竟然也跟著複蘇起來。大約是這兩天天氣太熱,大家總想去避避暑。
大家對鬼神的敬畏,無非是分兩種。一種是害怕那些無法解釋的事情。因為想不明白原因,所以覺得恐懼,比如說死了的人突然動了起來,比如說拍照時候身後多了一張臉。對方未必是要害他,可能隻是路過。但是由於用大家的常識解釋不通,所以人們還是會嚇得半死。
而第二種,就是害怕傷害。這是生命的本能。別說動物,就算是植物,你掐過它一片葉子,它下次看見你,整個植物都在哆嗦。人也一樣,看見老虎就會設想被它咬一口,看見手槍就會腦補被它打中腦袋,而看見鬼,尤其是猙獰恐怖,缺胳膊少腿,滿身傷滿臉血眼珠子蹦出來的那種,就會想象這得有多疼,要是放在自己身上有多慘,所以害怕。
歸根到底,這兩種恐懼,有很大程度上,都是人類自己嚇唬自己。事情本身可能沒什麼,畢竟鬼神一類還不如一個持刀殺人犯的殺傷力大。
驚悚片、鬼故事、鬼屋這種東西,完全是抓住了人類嚇唬自己的弱點。誘導你去想象,越是神秘越是讓人毛骨悚然,越是若隱若現,越是嚇得人瑟瑟發抖,當他們的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候,再突然出現,然後不給反應時間,嚇完就跑,周而複死,可謂是策無遺算。
不過就算再可怕,這東西都是一次性的,一個經典電影我們可以看五六遍,每次都有新發現。但是一個鬼屋你要去五六遍就會發現,每次的爆點都一樣,彈出來的鬼千篇一律,冒出來的幹冰烏煙瘴氣。斷手斷腳老是在同一個地方出來,請了演員,也隻會披頭散發地走來走去,就算有些妝容比較走心,隻要你本能一叫一揮手,怕挨揍的“鬼怪”保準跑得比兔子還快。
所以說,很少有鬼屋能留下常客。鬼怪愛好者又不算多數,時間久了,設備跟不上,自然就蕭條了,不少公園、遊樂園時不時就在廢棄的鬼屋門口堆著幾個商場常見的塑料人,做工粗糙的骷髏頭和花花綠綠的鬼臉。別說成年人了,小屁孩看見了都敢嘲笑三聲。
但是最近,華南大街上的這間鬼屋,突然成了網紅,生意好到爆,每天還沒開門,就有許多客人堆在門口。不少還是多次光臨的回頭客。
因為,最近有位網友宣稱,裏麵好像真的有鬼。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網友是個資深的鬼怪愛好者,大大小小的鬼屋也去了幾十個。膽子大眼睛尖,每次都能看破各種機關。臨時搭建的那種一般二般的鬼屋,他跟走家裏走廊一樣毫無波瀾,有時候還能把工作人員嚇一跳。
之所以決定來這間鬼屋,是因為他看到收費處沒有人。隻有個綠油油的爪子伸出來。他趴窗口看了半天,裏麵有個小電視,照的是一個人的後腦勺。正在好奇的時候,突然那個後腦勺轉過來,竟然是他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