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威嚴沉悶的皇宮如今卻是張燈結彩,一掃壓抑之勢。麥子跟隨在太子和伊雪身後,臉上因傷痕還沒有痊愈不得不帶上麵紗,穿過星羅棋布的樓台殿閣,來到一扇形門,門上紅色檀木懸掛,上麵印著金泊三個字——沁心園。隻見此園林彩石鋪路,亭台美侖美奐,小橋流水;蒼鬆翠柏老態龍鍾,奇花異草爭奇鬥豔,最多的還有那些叫不出名的牡丹珍品。麥子不禁想起康與之的《舞楊花》:牡丹半坼初經雨,雕檻翠幕朝陽。嬌困倚東風,羞謝了群芳。洗煙凝露向清曉,步瑤台、月底霓裳。輕笑淡拂宮黃。淺擬飛燕新妝。楊柳啼鴉晝永,正秋千庭館,風絮池塘。三十六宮,簪豔粉濃香。慈寧玉殿慶清賞,占東君、誰比花王。良夜萬燭熒煌。影裏留住年光。
園內有一高處亭台,名曰“攬月亭”,此亭可以說是此園中最大的亭台,亭的正中央坐著的正是皇太後,隻見她鶴發童顏,慈眉善目,頭帶九龍四鳳冠,身著大衫霞帔,兩側的副位上坐著皇上和皇後,其邊上依次坐著的是各宮妃子,亭外其邊上右側坐著的是太子和皇爺及其皇子,左手邊坐著的卻是各國使者及朝中大臣,再後卻是公主及其朝中大臣的家眷子女,後邊立著許多侍宴的盛裝宮女和太監。
隨著太監一聲唱諾,“東海聖元太子及太子妃及蕙兒郡主晉見!”麥子跟隨在聖元太子和伊雪走進亭台,聖元太子揖首,麥子跟隨伊雪卻紛紛行了萬福禮,異口同聲道:“祝太後壽比南山,萬壽無疆!”並送上了賀禮。
太後笑容滿麵,哈哈道:“聖元太子親自前來為本宮祝壽,本宮真是三生有幸!隻是這蕙兒郡主怎麼見了本宮還帶著麵紗不知是為何呢?”
伊雪展顏一笑,“太後有所不知,舍妹曾向菩薩發過誓,要讓夫君成為第一個目睹她嬌容的人,所以隻有嫁人之後她才會揭下麵紗,冒犯之處還望太後,皇上見諒!”
“原來如此,沒想到蕙兒郡主真是一奇女子,好呢!小福子賜座!”太後笑道。
語畢,便是太子和各個皇爺上前為太後呈獻壽禮,而靖南王獻上的則是麥子與宮子言製做的“香水”;看著靖南王的背影,仍然是豐姿卓越,麥子不由愣了愣,隨即便低下頭來,不再看他。
待送禮完畢,接下來便是牡丹節甄選出的牡丹仙子的才藝表演,這些對於麥子和伊雪來說可謂是一種折磨,兩人看得是無精打采,興味索然,伊雪因是太子妃不能失禮,仍是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端坐於此,而麥子卻是對著擺放在麵前的美食隻有幹瞪眼的份,誰讓她帶著麵紗呢?這樣吃東西可是個技巧活!
就在麥子為這個技巧活奮鬥不停時,就被伊雪拉住自己往嘴送食的手,不著痕跡的掩蓋住她的狼壩,麥子一愣,便聽到太後說道:“素聞東海蕙兒郡主德才兼備、嫻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本宮與皇上躬聞之甚悅,與靖南王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與東海國聯姻,永結同盟!”
伊雪連忙拉起麥子朝太後與皇上揖了個萬福,盈盈一笑道:“舍妹一直仰慕靖南王,今與靖南王結其百年之好,是舍妹的福份,從此東海國與大梁國是一家人呢!”
“兒臣不會娶蕙兒郡主的,父皇曾答應過兒臣,兒臣的王妃由兒臣自己決定”隻見靖南王站起身來冷冷說道。
在座在大臣齊吸了一口氣,想到十年前發生的事,似乎靖南王這樣做也是在意料之中,一個個屏氣凝神,不敢私語,更不敢看台上坐著的太後和皇上那鐵青著臉,太後看著麵前的這個孫子,是所有皇孫中她最喜歡的,深知他的執拗,無奈地說道:“今日是本宮壽誕,皇孫不想皇奶奶不高興吧,蕙兒郡主賜你為妃,這事就這麼定了!”太後說道“妃”時語氣明顯的重了點,大臣們心裏恍然大悟,原來太後在字麵上做了功夫,隻是說賜予為妃而不是王妃,言下之意就是王妃還是側妃那就由靖南王說了算。
伊雪一聽可是惱了,正要出聲,麥子連忙拉了拉伊雪的手,朝她搖了搖頭,其實對於她是以什麼身份嫁於靖南王她還真不在意,她現在想著的卻是怎樣才能讓伊雪跟隨聖元太子安全的回到東海,至於跟靖南王之間會發展成怎麼樣,她不是沒想過,可實在是想得頭疼索性是不想了。
靖南王豈有不明白太後的話裏有話,不再多說什麼。大臣們看著帶著麵紗的麥子,不禁替她惋惜;看著人們投來的同情目光,麥子心想:還好帶著麵紗,否則被靖南王當眾拒婚,自己這臉還真不知道擱在哪裏?還好自己不是真的郡主,對王妃之位也不在意,否則真的隻有抹頸算了。
聖元太子看著一臉冷傲的靖南王,他又豈能聽不出太後的話中之意,不禁嘴角輕揚,一聲冷笑,卻是不言語,心中暗道:靖南王呀靖南王!不知你知曉事情真相後,還會是那副傲然的樣子嗎!真有點期待看到你那時的表情——,本太子可是為你和麥子連東海王室的臉麵都丟了,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希望你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當靖南王知曉真相後還真是悔不當初,以至於後來為麥子能當上王妃真是費了不少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