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第4章(1 / 2)

城主府內,有一層地下施刑室,占地遼闊,原本是關押家族中叛逆不肖的子孫及違法亂紀的奴仆的地方,在旭國未亡嵐國未建時,偌大的城主府中人丁興旺繁榮昌盛,光是仆人就有數百,再加上曆代城主家族子孫滿堂,旁支興盛,動不動就有犯了錯的子弟或是奴仆被關押到此地,因此這個地下施刑室也算得上是物盡其用。

可後來,城主府人口凋零,逐漸衰敗下去,這個地下施刑室也變得空蕩蕩起來,直到最近因為都督一家的命案,使得幾十個疑犯被關押進來,這個地下施刑室才重新恢複了嘈雜。

施刑室一共分成十間小監獄,疑犯們被分在五間監獄裏,而辛秋所在的,就在最裏邊靠牆的那一間,人們必須穿過一條漆黑陰暗的走道,才能來到那個監獄。

與辛秋關在一起的,有另外四個女嫌疑犯。

第一天,她們五個人都是互不認識的,話少而好奇地打量著他人,第二天,一起吃飯,一起被審訊,一起聊天,一起睡覺,除了辛秋,其他四個都很快熟識起來,天南海北胡亂閑扯。

而每當此時,辛秋就坐在角落裏發呆,似乎聽到了她們的聊天,又似乎什麼也沒聽到。漸漸的,其他人也權當沒有她這個人,做什麼事情都主動漠視了她。

本來是互不交流卻敬而遠之的幾個人,在第三天,隨著辛秋身上發生的一次詭異事件,大家都對她厭惡而害怕起來。

這個事件,發生在辛秋被關進監獄的第三天早上,睡夢中的辛秋突然無可抑製的尖叫出聲,把另外四個人都驚醒了,接著,她們見辛秋蜷縮成一團,似乎忍耐著極大的痛苦,並且在不斷□□。有人以為她是犯了什麼病,同情地走上前撫慰她,可誰知,當那人走到辛秋跟前時,辛秋蒼白的臉突然產生了變化。

花紋……

無數道密密麻麻的花紋出現在辛秋的臉上,使她看起來如同鬼魅……

其她人也看到了,她們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辛秋,然而,再看向辛秋的臉時,除了臉色過於蒼白,並無任何變化。

這時,城主的人聽到了這邊的動靜,已經派了人來,要將辛秋帶走。

獄卒將辛秋帶到審訊室中,在一盆熊熊燃燒的炭火麵前,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背對著辛秋站在那裏。

獄卒讓辛秋跪在老人麵前,便迅速地退到一邊。

辛秋看著那盆炭火怔怔出神。

“為何要聚眾鬥毆?”

這是出自老人的富有親和力的聲音,像一位文質彬彬的儒者,在提一個無關痛癢的問題。

然而,辛秋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那盆炭火之上,絲毫沒有聽到他的問題。

“你不是貢城的百姓吧?”錦衣老人沒有聽見她的回答,耐心地再次問了一遍。

這時,他緩緩回過頭來,花白的頭發上的白綢玉冠格外顯眼,顯示著他身為貢城城主的高貴身份。

看到辛秋時,他明顯感到驚異。

她的眼神空洞到沒有靈魂,就像是精致脆弱的琉璃像。

“你……”城主老人麵露疑惑地打量著她。

辛秋快速低下頭,漸漸平靜下來。

“你生病了嗎?”城主老人問道。

“看你的樣子,似乎很痛苦,聽說今天一大早整個監獄都聽到了你的哀嚎,如果你實在忍受不了,我可以為你請大夫,並為你安置別的場所……”城主老人讓人如沐春風的和藹竟然是在麵對一個疑犯時表現出來,怪不得他在貢城如此德高望重。

辛秋聽了這話,緩緩抬起頭來。

“謝謝城主大人的關心,我並無大礙。我隻是第一次進牢獄,想起了一個書中看到的故事罷了。”

“哦?不知姑娘想起了什麼故事?”

“我曾經讀過一個故事,說是前朝有一個江洋大盜,平生無惡不作,一直被官府通緝,卻總能僥幸逃脫,根據記載,他在監獄裏進進出出將近八次。可就是這樣一個惡貫滿盈的人,在垂垂老矣時忽然大徹大悟,參透了無上佛法玄理,成為了一代高僧。後來,有一個年輕僧人聽聞他的事跡,認為自己之所以無法領悟佛理,是因為沒有跟這位高僧一樣千帆過盡黑白顛倒的經曆。於是,他效仿這位高僧,先是到處作惡,體會殺人與劫掠的快·感,隨後,在每一次滅絕人性的行為過後,他打坐入定,開始思考途中的所見所聞。他也被關進監獄數次,後來也安然無恙地逃了出來。很多年後,世間出現了一名魔僧,傳說他似魔似僧,殺人無常,正是曾經那個一心想要普渡眾生的年輕僧人。世人都嘲笑這位僧人,他竟愚蠢地以為,隻有手握屠刀,才能放下屠刀,隨後成佛,結果他沾染了太多汙穢,深陷淖泥。魔僧聽聞,不以為忤,隻是講了一個野狐禪的故事。老人五百年前不落因果,而墮在野狐身。五百年後不昧因果,而免脫野狐身。何為修行,無相無我,無佛無眾生。若僧人至死都執著於成佛,才是至死不得成佛。”

辛秋娓娓道來,聲音有一種平靜人心的力量。

城主老人眼底蘊涵著笑意。

“姑娘覺得,這個故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