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最後的哀歎(1 / 2)

西北方向就是大別山,譚泰原本以為,自己很快就會遭到楚軍的圍追堵截,可是走出去數十裏,隻碰到幾支過路的小股楚軍,一路有驚無險,勝似閑庭信步,走到鄂皖交界的太湖縣(此太湖非彼太湖,不是太湖美的太湖,而是安徽西部的太湖縣),竟然還遇到一支兩千多人的清軍,都是綠營兵和耿仲明手下的漢八旗。

詢問領兵的將領,才知道耿仲明已被楚軍擊潰,耿仲明本人下落不明,他手下的兩萬清軍呈鳥獸散,大部分都被楚軍消滅,隻有這一支兵馬僥幸逃到太湖縣,正好和譚泰碰上,楚軍張家玉等部正從後麵追來,距離此處隻有二十裏。

原來是這麼回事!

譚泰恍然大悟,楚軍主力要麼在安徽追剿屯布兒等等八旗兵,要麼在英山圍剿耿仲明,看到譚泰一直往西北方向前進,並未逃離戰場,就沒有急於追剿,現在他們消滅了耿仲明,就會轉身對付譚泰,從四麵八方一起撲上來。

“來就來吧,正好和南賊拚了!”

譚泰沒有急於逃走,而是指揮手下的三千多清軍,在太湖縣的司空山設下埋伏,準備和呂仁青決一死戰……

一場惡戰之後,譚泰拖著疲憊而沉重的身軀,帶著不到一千人的殘部,再次踏上突圍的路途。

這一仗算是打了個平手,清軍的傷亡較多,卻終於把呂仁青擊退,譚泰憑借三千多人的殘兵敗將,能把仗打成這樣,也算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戰鬥結束之後,譚泰收到消息,河西四將的王進寶就在不遠的潛山縣,就率部趕往潛山,意圖和王進寶彙合。

前幾天他一心隻想求死,可是經過這場生死邊緣的惡戰後,求生的欲望又變得無比強烈,沒辦法,人性就是這麼複雜而且充滿矛盾,時過境遷之後,譚泰現在又想突圍了,並且給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手下還有不到一千人的清軍,不管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都是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勇士,不能白白犧牲在這裏,所以他暫時還不能死,一定要把他們帶回北京去。

他帶著部隊向潛山前進,幾十裏的距離本以為抬腳就到,可是剛剛走出去沒多遠,就和兩支楚軍主力部隊遭遇,如果不是譚泰見機得早,不但把自己的將旗收了起來,又及時避讓躲閃,肯定就被這兩支楚軍順手消滅了。

他把部隊藏在一個偏僻的河岔裏,又派出斥候打探消息,斥候很快回報,有兩萬多人的主力正在圍攻潛山縣,王進寶陷入重圍,死守潛山縣城,可是裏無糧草外無救兵,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潛山不能去了!

譚泰轉道東北,晝伏夜出,向霍山一帶前進,從這個方向又踏入了大別山的邊緣山區,雖然山區道路難行,但也容易隱藏行跡,譚泰的好運氣又一次發揮作用,帶著這支幾百人的清軍小部隊一路前行,都沒有遇到楚軍的追殺攔截,眼看霍山遙遙在望,又遇到一支清軍潰兵,才知道楚軍已經攻占霍山,並且擊潰了河西四將中最為勇猛的趙良棟,正在四下追殺搜捕清軍殘部。

趕緊掉頭!

譚泰原本的計劃,是從霍山一路向北,經廬州府撤往合肥,霍山既然已經失守,隻能再次轉向東南,重新進入安慶府境內,可是他們剛剛走出山區,一直在搜尋譚泰下落的呂仁青所部就追了上來,在潛水河邊一場惡戰,把譚泰殺得落花流水,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譚泰身上受了兩處刀傷,左臂還被火銃擊中,卻又一次神奇的逃脫,帶著幾十個八旗騎兵一路跑到桐城附近,偶然聽說了屯布兒的下落,屯布兒率部突圍之後,也是幾經波折,終於和河西四將中的孫思克會師,然後邊打邊撤,一路退到桐城,再然後就被楚軍包圍在桐城城中,插翅難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