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179章 電腦三大件(1 / 2)

虞有澄翻閱著譚家寶的小冊子說:“為了國家利益,這件事我幹了!不過,香港那邊的芯片公司也應該盡快興建了,往後在香港製造,我們的麻煩就要少很多。”

“不錯,那邊正在加緊辦理。對於這件秘密的任務隻有我們在座幾個人知道,我們要嚴守秘密,並且有澄要加緊辦理。”譚家寶繼續說:“這個秘密任務隻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而我們的主要的工作還是在CPU的不斷升級換代和應用領域的芯片開發工作。8080CPU研究出來以後,我們的個人電腦工程也該啟動了。在這項大的工程啟動之前,我們還要解決存儲方麵的問題。當時與4004配套的4001、4002和4003就是儲存芯片組。而現在,我們要把儲存芯片劃分為內存與外存來分別研究,內存就是半導體內存芯片,而外存我們現在主要研究硬盤。”

“硬盤?”張忠謀吃了一驚,他說:“我知道起初的硬盤是IBM發明的,起初硬盤體積很大,大約有兩個冰箱那麼大,重量有1噸以上。不過近幾年出現了14英寸硬盤,容量已經超過100M。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技術,如何發展這項業務?”

“去IBM或者其他硬盤廠家挖幾個人才過來,不就行了?”譚家寶突然想起什麼:“IBM不是有10幾個人到了我們這邊了嗎?”

張忠謀點頭不已:“不錯,從IBM那邊一共過來18個人,其中好像有5個研究過硬盤,還有研究大型計算機的。”

譚家寶微笑說:“其實5個已經足夠了,加上我們的技術人員,我不相信,我們的8英寸硬盤弄不出來!”

“我們要開發8英寸硬盤?”戴偉業聽了都來了興趣。

譚家寶點頭說:“8英寸隻是過渡產品,1-2年之後,我們再推出5.25英寸的硬盤。然後就是3.5和2.5英寸的硬盤。”

張忠謀眉頭一皺,想了一下,大喜道:“老板,難道你這次又帶來了新技術?是關於內存與硬盤的新技術?”

譚家寶笑了笑道:“CPU、硬盤和內存是今後個人電腦的三大件。我們一定要研發我們的核心技術。CPU我們已經領先了,硬盤和內存方麵,我們卻已經落後了。所以王安發明的磁性內存,我們不要去追他了,我們開發我們自己的半導體內存。硬盤也是一樣,14吋硬盤滿街都是,我們再去拾人牙慧就沒有意思了。所以我們要開發體積更小的、容量更大的和轉速更高的高質量硬盤。對於硬盤,我還有一個先進的技術。嗬嗬,就管他叫做‘唐朝技術’硬盤吧。‘唐嘲’技術的精髓就是采用密封固定的高速磁盤,磁頭在盤片上懸浮高速地移動而不與之接觸。但是隨著盤片轉速的不斷升高、磁頭盤片技術的不斷改進、緩存容量的不斷增大,最重要的是容量的提升,使未來的主流3.5英寸和2.5英寸硬盤的接近100MB/s的傳輸速度,應付‘普通應用’應該不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