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年代文中的淒慘踏腳石(1 / 2)

這個暑假常帶著寶墩往外跑,寶墩倒是守口如瓶,但是家裏人還是知道了。

錦繡有多少錢家裏都是有數的,後期投入還有很大一部分,養地也要養一年。到畢業之前,錦繡必須得有合理合法的資金來源。

恰好安大嫂工作也處理清楚了,暑假最後十來天,錦繡把種植的事情暫時托付給了安大嫂,自己飛去了港城。

依照原劇情安秀秀的記憶,錦繡購入了一些未來都很有名的企業的股票和債券。這就是吃了劇情的紅利了。

買了一部分長期持有的,又買了一些短線,賺了一筆,錦繡打道回府。

家裏人都收到了錦繡的禮物,雖然很開心,但是對錦繡包山的行為還是很擔優。

知道錦繡給他們看了自己的存折。

全家表情:目瞪口呆。

開學前錦繡把山地托付給了村長,她會經常過來,但是也需要人打理。村長安排合適的村民幹活兒,錦繡按月開工資。

一切都解決完,錦繡進入了大四。在合理規劃山頭的時候,錦繡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本來清閑的大四,錦繡生生把自己忙成了風火輪,因為她又兼修了園林專業。

同學們:我不看,不看就當自己不知道。我還是如此優秀。

錦繡兼顧山地和學習,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越學越有意思。

學的她都忘了自己的初衷隻是包個山頭當個山大王,開個私房菜館,悠閑度日。

山頭好包,但是設計起來千難萬難,要考慮土質如何改善,不同土質的植物如何兼顧美感和實用性,就像拚圖一樣,越拚越有意思。

這個過程陳教授幫了她不少忙。現在可不是電腦橫行的時代,學習都是言傳身教加看書,陳教授四處找老同學老朋友,借書求經驗。錦繡感激不盡。

……

又是三年。

現在錦繡的山頭已經今非昔比。一年四季鬱鬱蔥蔥,承包的區域還擴大了不少。

山上分區域種滿了果樹和觀賞性植物,一片茂盛之中,間或有一棟小房子,有的做成蘑菇型,有的做成樹屋,有的是傳統的木質結構,帶著一絲禪意。這是私密性很好的獨棟民宿。

山下一片大湖,湖的中間建了一條遊廊,可以賞景也可以垂釣。

湖泊周圍種的成片的花卉,爭相開放。

其他區域錦繡種植了不同的觀賞樹木作為區分。有大棚區,蔬菜區,兼職采摘功能。還有遊玩踏青,娛樂設施。以及較為平價的民宿區和露營區。

還有私房菜館,坐落在中間位置,四合院設計,私密性很強。這幾年錦繡也搜羅了幾個好廚子,專門負責私房菜館,不得不說,手藝很好。錦繡跟他們切磋學習,受益良多。

過幾天就要開園,錦繡安排安成來拍個放到電視上的宣傳片,邀請了親朋好友和校友同學來試住兼職演員,添點兒人氣兒。

一群人喜氣洋洋的分散遊玩,錦繡陪在陳教授和師母身邊。

“這地兒弄的真好,感覺這邊空氣都比城裏的好。”陳師母拉著錦繡的手讚到。

錦繡指著山上的木質房子,“師母,我之前可跟老師立了軍令狀了,您看那個房子,那是專門給您住的,您想什麼時候住就什麼時候住,喜歡嘛?”

這麼多年的學習和幫助,錦繡已經正式成為了陳教授的學生,拜了師的,關係又進了一步。

陳教授笑著點頭,“確實有這個事,沒想到你還記得。”

“那我當然記得了,師母來這邊住,什麼都不用操心,上山下山有遊覽車,吃飯也是現成的,想自己做飯也行,房子裏有廚房。您想想,沒事就來釣魚賞花,想運動運動就去摘點水果蔬菜玩兒。累了就坐在那房子的露台上,喝茶看書。您這日子,多美啊。”錦繡笑道。

這也確實戳中了師母的點,師母骨子裏有點小情調,加上那些年吃的苦,有這麼個地方修養實在是好。

倒是把師母逗得不行,“我倒是真想來住,我要是來了,你老師怎麼辦?”

錦繡出主意,“老師可以周六日,寒暑假過來啊。要是想天天陪您,這邊有直達的公交車,過去學校也方便,就是辛苦老師了。單看老師怎麼想了。”邊說邊衝陳教授使眼神。

陳教授氣笑,還揶揄起自己的老師來了。

說說鬧鬧,師母後來還是搬過來了,這兩年她身體越發虛弱,還得了支氣管炎,經常喘不過來氣。當然,陳教授跟著一起搬過來的。

這邊三人正邊走邊聊,劉麗麗和寶墩劃著小船過來顯擺,不知怎麼弄的,倆人身上都濕漉漉,現在春末夏初,天氣還有一點涼,引得旁邊散步過來的安母幾人大聲訓斥,尤其是安大哥,剛打了窩子他倆就劃過來,魚都跑了。

劉大嬸也在,站在花田附近正大聲訓斥劉麗麗,“你多大個人了,趕緊給我回去換衣服!寶墩,你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