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離陽王朝會容許第二位異姓王陳芝豹崛起
為什麼都已經有了徐驍這位異姓王的存在,離陽王朝還要另外培養新的異姓王呢?
其實,明麵上是培養,實則是打壓
原因一:勢力相互掣肘
雖說趙氏天子的確對陳芝豹的實力頗為讚賞,曾經說過“一個陳芝豹,可抵半個西楚”的話,但並不影響朝廷對陳芝豹的防範。趙氏天子曾經在朝廷上試探過陳芝豹,詢問陳芝豹願不願意跟燕敕王一起為了朝廷去蕩平南方的蠻夷,明裏暗裏都在透露著要立兩位異姓王,本來已經有一位異姓王的威脅了,怎能容忍第二位異姓王的崛起?
所以當時的文武百官麵麵相覷,顧劍棠氣得揮袖轉身,燕敕王一句話都不說,老首輔跪地磕頭,直諫天子不可以違例封賞。隻有徐驍明白這一點,朝廷明麵上是封賞,實則是為了兩位異姓王之間相互牽製掣肘,南北呼應相互製衡對方,以第三旁觀者的角度想看著這兩位反目,這才是離陽王朝的目的。
原因二:西蜀是第二條防線
離陽王朝讓陳芝豹入西蜀封王,是做了最壞的打算,離陽王朝以北是北莽,作為西北防線的北涼是第一道防線,如果徐家的北涼軍擔不起西北防線的大梁,陳芝豹的蜀地還可以作為王朝退守的一個陣地,畢竟整個北莽軍要是全部南下,遭殃的就是趙氏王朝,不得不留後手做準備。
原因三:蜀地的地形
為什麼離陽王朝會同意陳芝豹入蜀稱王,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跟蜀地的地形有關,王朝的人相信,蜀地自古以來就是鎖龍的牢籠之地,從地勢上來說,蜀地是整個大陸之間高低的一個過渡地帶,有很多角峰、刃脊與冰鬥的地形地貌,氣數上並不通順,並沒有成為龍興之地的可能。
王朝的人對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十分篤信,當初也就是因為相信流行的金木水火土學說,以及徐鳳年可能是真武大帝轉世,才有了轟動京城的“京城白衣案”。
所以才會允許陳芝豹入西蜀封王,權衡利弊,離陽王朝打得算盤也是不小。但徐驍也早就看透了這一點,畢竟走一步可以算十步的徐驍也沒那麼好忽悠,陳芝豹去西蜀也是他預料中的事情,他也知道陳芝豹沒有異反的心。
從陳芝豹沒有帶一兵一卒去蜀地就可以看出,他其實並不想離間北涼軍,他知道自己是一枚棋子,也清楚離陽王朝想利用他來製衡北涼,但他更寧願當徐驍的棋子所以陳芝豹去西蜀,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北涼爭取後方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