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離開了宮內,入住了東宮的緣故,路上要比原先多費些時間,懷淩起的要比往日都早一些。
遠遠地便瞧見官員們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低聲交談些什麼,或是些家裏的有趣的雜事,或是些近日的什麼消息。
誰和誰站在一起。
誰是低頭順眼低眉的應話的。
都大有講究。
瞧見懷淩來了,都齊齊地轉過身,讓開一條道,彎腰拱手,“臣等參見太女殿下。“
“諸位大人客氣了,請起。“懷淩抬了抬手,”每日還要勞煩諸位天不亮的上早朝,辛苦各位大人了。“
“這是臣等的本分。“
“殿下說笑了,這是臣等的職責所在。“
不外乎是這麼幾種回答。
懷淩原先不是沒有上過早朝,隻是眼下穿著身上的這身黃袍,著實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新奇的感受。
這種感覺實在是很微妙,難以描述。
確實是實打實的很不同。
“老師。“
懷淩往前走了幾步,站到隊列最前頭,王謹的身旁。
“殿下來了,臣原以為,殿下還要過段日子才來上朝。“
“早些也好,遲早要來的。”她笑道,“早些來,也免得我的馬車還沒回到上諸,就被戳成了篩子。”
“好,既然殿下今日就來了,那臣便就會提開科舉一事。“王謹提早和她通氣,低聲道,“好讓殿下當主考官,多多招攬人才;殿下若是要讓女子參科舉,便正好這次提出來。”
“好,隻是白丞相………”懷淩突然頓住了,掃視了一圈,眯起眼睛,問道,“白丞相今日還沒有來?“
“是,殿下。“
吏部尚書在旁邊站著,聞言恭敬地回道,“丞相大人因病今日告了假。”
“是嗎?”懷淩點點頭,看起來像是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原來如此。“
她往旁邊湊近了一些,麵上卻是直視著前方緊閉的宮門,動了動唇,低聲問:“老師是知道陛下要我去做什麼的吧?“
“是。“王謹直身立著,目光也直直地落到前麵,”殿下怎麼突然問起這個?是有何疑惑?“
“學生…原先是以為自己知曉獅坡城一行之用意,如今看來…學生其實是不清楚的……“懷淩不自覺地蹙起眉,”老師知道是為什麼嗎?“
“殿下若是疑惑,不妨直接問陛下就是。”王謹側頭看了懷淩一眼,猶豫片刻,剛欲要再說些什麼,宮門卻開了。
“入殿!!!“
尖利的嗓音穿透寂靜的宮道。
王謹壓下話,“殿下請,先入殿吧。“
走完了照例的慣常的一套流程,明麵上瞧著倒像是冊封太女過後並無什麼大的不同。
如同上一次那個看起來本是平平無奇的早朝一樣。
懷帝再一次毫無預兆地扔了塊巨石,砸到暗流湧動表麵卻風平浪靜的朝堂的水麵之上。
懷帝把胳膊撐在龍椅上,手扶著額頭,問:“不知諸位,對太女臨政有什麼想法?何必在下頭嘀嘀咕咕,站出來講一講,也好讓朕知道,朕這做法,是不是有什麼不大妥當的地方?”
有了黃粱的前車之鑒,誰能不知道當今天子的打算,且不管心裏想的是什麼,在打什麼算盤,自然是沒什麼人敢站出來主動找死。
“怎麼又裝著啞巴,無人說話了?那…王太傅,你覺得朕這主意,怎麼樣?”
王謹越過懷淩,握著手裏的象牙芴走出來,站到大殿中央,笑道:“陛下聖明,太女殿下能為朝政分憂,乃是朝臣之幸,更是天啟之幸事!臣提議,今年秋後和明年春後的科舉應試的主試官正還懸而未決,不如便一並由太女殿下主持,為我朝選取治世之良才!”
“臣附議,殿下臨政自然是理所當然。”吏部尚書趙康從隊列裏走出來,彎腰抬了抬手芴,話頭一轉,“隻是科舉一事,畢竟是國之重事,還是更應該選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比如太傅大人您,臣私以為才更合適一些,還是要從長計議才好一些。“
“趙大人言過了,可惜老臣確實已曾是兩任主考官了。”王謹直起身子,“不過聽趙大人的意思,可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總不會是想說趙大人您自己吧?”
“哪有哪有…”趙康連連擺手,“這隻是臣的看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