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山體四周低下﹐中央呈塊狀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的發源地。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曆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麵積達160萬平方米。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裏一庵十裏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
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嶽”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不僅擁有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因此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山山勢奇特一峰擎天眾峰拱衛既有泰山之雄又有華山之險懸崖、深澗、幽洞、清泉星羅棋布。自古以來武當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築遍及全山規模宏偉相傳上古時玄武在此得道飛升。
武當派自然也在武當山中傳承,最輝煌要從明成祖朱棣開始,非常崇拜道教,擴建不斷,自然是非常有名,建成了當時被稱呼為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橋等建築,絕對是世間少有的大事,可見當時武當道教的威力勢大啊。
三天門絕壁上則有“一柱擎天”四個大字,蔚為壯觀。
天柱峰頂太和宮又稱金殿,殿中供奉張三豐銅鑄鎏金坐像。武當道教的黃金時代從這時開始,武當的武術門派,也是在這個黃金時代中產生的。
現在武當派眾人就在天柱峰準備著,這一次掌門接任,更是一件大事,不得不馬虎大意,否則就是對於祖師爺不敬,一個個都是緊張的很,每一處都是擦拭了會再次擦拭,保持整潔。
而整個武當山也封道了,當地部門自然不敢不敬了,一封道馬上就派人來主持看護示意,絕對不能讓武當山出事情,旅遊這種事情,今天是不可能進行了,要知道武林中人可不是那麼好說話,拔劍殺人雖說現在很少出現,可有些人不會顧及啊,所以必須要小心的。
武當派的道士們也加進來維持秩序,尤其是各個門派上門,更是需要警惕了,生怕會有什麼紕漏,讓門派蒙羞一般,對於任何一個勢力而言,都是一大蔑視,不能出現的。
很快一個個大門派上門了,自然有道士高喝,同時開始引路,各個作為也是安排好的。
“峨眉派掌門玉升師太攜眾弟子到。”
“少林派掌門空元方丈攜眾弟子到。”
“青城派掌門餘楓落攜眾弟子到。”
“昆侖派掌門玄元道長攜眾弟子到。”
“華山派掌門嶽淩風攜眾弟子到。”
……
很快一個個門派掌門都陸陸續續到達,在天柱峰上一排排的座位早已安放好了,現在自然是引他們入座,相互之前也是各自見禮,這是源源又長的規矩,武林之中的盛世。
華夏各個有名門派自然都差不多到齊了,隻是這個時候,忽然有一聲吵鬧聲出現,隨後一聲別樣的音調傳來:“東洋一刀流柳木清河拜見,還望武當掌門不吝賜教。”
這一聲傳來,頓時引起了不少的轟動,要知道東洋鬼子的手段可不是那麼嚇唬人,雖說從他們老祖宗哪裏學了一些皮毛,可以將其變成了自己手段,最著名的就是忍者了,暗殺術絕對是一流的,就算是華夏不少的高手也慘死在這種手段之下,幾十年前就是例證。
無論是昆侖派還是少林派亦是峨眉派等,都是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們祖上也有人死在東洋鬼子手中,那種暗殺術確實是頭痛,不過也殺了不少,可總的來說,還是虧本生意啊,臉色好看才是一個怪事,讓他們是不得不壓抑著心中殺氣,今天畢竟是武當派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