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至聖之境何往(1 / 2)

隨著天降功德,無數與會者都得到了功德恩惠,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秘密,不過卻是無妨,隻要是好處就可以了,相信會有一個好的開始,這一點還是很有信心所在的。

陳昊望著沉靜在靜修之中的眾人,也沒有去打攪,依然是靜靜的等候著,耐著性子等著。

修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其中的一點悟道,卻是非同一般了,更加困難重重,所以想要真正的走向修道之路,那是非常艱辛的,可能真的會神形俱滅都不一定啊,這種危險對於萬物而言,將是無可比擬的危機,隻要無懼的信念,才能讓自己用於前進,挑戰艱巨。

現在第一步已經種下,至於能不能從中找到應有的發芽之機,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中央大湖之上,無數生靈在為之慶賀,因為不少妖獸之前沉靜在他的講道之中,雖然不是參與者,也是東道之主,自然也有一份,誰能聽得懂,就是誰的機緣,也是一大回報吧。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很快眾人就從自身修煉中一點點的蘇醒過來,隨後望向了陳昊。

“爾等還有什麼疑惑,本座可以盡可能為爾等解答,隻要在本座的能力範圍之內。”陳昊自然看到了他們的疑惑之色,似乎不少人也是帶著深深地不解,卻是微笑著說道。

“敢問聖祖,聖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為什麼我感覺到自己已經到了,卻似乎又不是?”為首的人族之人恭敬著問道,對於這位人族聖祖,可謂是敬重非常,不敢怠慢。

“爾等所想之聖境,不過是自我理解,也可以是從久遠之前大戰之後的一些遺跡中獲得信息,本座可以告訴你們,聖境雖然也可以稱呼為聖境,這是因為它是準字,是的,聖境之後,就是至聖之境,隻有抵達這個境界,才能借助天道之力,與天地同壽,亦可成為聖人也。”

“聖人為混元大羅金仙,萬劫不磨,因果不染。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是故聖人在天道之下可不滅。”陳昊也不保留,對於聖人的存在,早就是知之甚詳,隻是想要提升很難啊。

眾人一聲,頓時心中一驚,原來如此,怪不得自己等人不明白了,原來這麼誇張?

“敢問聖祖,那吾等該如何成聖呢?”位列第二的人族之人不由得提出疑惑了。

而這個問題也是很多生靈都想要知道的答案,怎麼去成就聖人呢,這可是關鍵之關鍵啊。

“大道三千,條條可證混元。然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辦法:一是修成大神通,以自身的無上法力破開天道,證的混元。此法最為艱難,成聖後實力也最強。二是斬卻自身善、惡、執著三屍,以先天靈寶或是金身法相寄托,證三屍聖人,實力次之。三是造就無上功德,以功德成就混元。功德抵過無數年月的修行,千載修道,積累功德,業力不沾身,大劫來臨,與己無關,也能自己苦修法力。以此法證道,實力最弱。”陳昊直言不諱著說道。

“敢問聖祖,何為以力證道,何為三屍正道,何為功德證道?”

“以力證道,就是肉真與元神合一,以絕強實力破開一方天地之天道,求得逍遙自在之道,此方世界之中,已經容不下此法了,否則天道破碎,這個世界也會走向滅亡,也是久遠之前那一場戰爭惹下的禍事,不然還可能有尋一二的可能,哎,實在是無比惋惜啊。”

這是,因為這個世界已經很脆弱了,實在是容不下以力證道的存在,往往此道最合適的時機就是開天與滅世之時,這兩者是最為恰當的時機,當然了要是有像混沌珠這般的混沌至寶就是沒有問題了,可這個世界中,怕是已經沒有了,要是有的話,他自然會有一定感應。

眾人一聽,不由得失落下來,一法已經磨滅了,也知道不太可能出現,隨後想到後兩種。

“至於三屍證道,三屍者,毒也。人身有三屍神,名三毒。上屍名彭琚,管人上焦善惡;中屍名彭,管人中焦善惡;下屍名彭,管人下焦善惡。上屍住玉枕關,中屍住夾脊關,下屍住尾閭關,每逢庚申甲子,詣奏善惡。又有九蠱作害不淺,阻塞三關九竅,使其真陽不能上升。而九蠱俱有名字,一曰伏蠱,住玉枕竅;二曰龍蠱,住天柱竅;三曰白蠱,住陶道竅;四曰肉蠱,住神道竅;五曰赤蠱,住夾脊竅;六曰隔蠱,住玄樞竅;七曰肺蠱,住命門竅;八曰胃蠱,住龍虎竅;九曰蜣蠱,住尾閭竅。三屍住三關,九蠱住九竅,變化多端,隱顯莫測,化美色,夢遺陽精,化幻境,睡生煩惱,使其大道難成矣。故丹經雲:三屍九蠱在人身,阻塞黃河毒氣深。行者打開三洞府,九蠱消滅壽長生。正此之謂也。不知修道之士可知斬三屍殺九蠱之法否?倘若不知,急訪明師,低心求指大道,打三關,扒開九竅,而三屍亡形,九蠱滅跡,關竅通徹,常轉,性根長存,命根永固,七情頓息,六欲不生,三毒消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