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年前年後,不懈的努力,如今五畝地已經收好了。
土豆裝了十幾麻袋,直接扔進了庫房。
玉米也都變成了玉米粒,有些甚至磨成了玉米粉。
想想香甜的玉米餅子,佳音就饞的不成。
但不行啊,這玉米粉是給小院這麼多張嘴準備的,根本沒她的份兒!
四頭小豬仔,平日沒好好喂,大半時候都是扔幾棵白菜對付一下。
所以,它們長的並不快。
半年過去,也才八九十斤,很是可憐。
以後有了玉米麵,倒是可以長長膘。
不過,想吃肉是不能了。
四頭小豬仔,買的時候,特意挑了兩公兩母。
來自老家的農村大集,都是附近老鄉養的土豬。
不如那些特意培育的育肥豬長得快,但肉更香。
甚至公豬都沒有劁過,保持了生育能力。
佳音就盼著,再好好養個兩年。
這兩對年輕的小豬會發生愛情,然後生兒育女。
兒女再生兒女,她就有吃不完的豬肉了。
隻要想想就激動啊!
四頭小豬不知道,它們因為生育能力,躲過了很快挨刀的命運…
那幾隻鴨子和大鵝,也都不錯。
每日到處亂竄,給自己找點兒零嘴吃,再來點菜葉子就滿足了。
一天一個蛋,偶爾兩天一個。
一群勞動模範,已經把李家的鹹蛋壇子塞滿兩隻了。
倒是那群小雞,過得最幸福。
兩隻公雞,各自帶了七八隻母雞後宮,仗著翅膀能半飛起,時常跑去後邊地裏偷玉米吃,各個吃的溜光水滑。
這才開春,已經有母雞攢了二十多個蛋,趴下了。
說不得過一個月,小院裏就有幾十個毛茸茸的小雞仔了。
這也是佳音忍著口水,除了逃荒路上給母親補身體,再沒動過殺雞念頭的原因。
長遠打算,可持續發展,是小院不變的宗旨。
如今就等著家裏種地,跟著種三畝高粱,一畝土豆,一畝玉米。
高粱給家裏貼補田裏產量,土豆和玉米喂雞豬。
玉米杆子,玉米瓤子都能燒火。
到時候給豬煮個熟食吃,都能派上用場。
除了這些,佳音還給自己添了個大活計,就是在五畝地四周找石頭,甚至把後邊壘院牆的石頭都搬光了。
她把石頭都處理幹淨,放到了院子中間。最顯眼的位置,也是最方便拿取的位置。
這是她給自己準備的自保手段,可惜,如今還沒機會練習。
否則,她想試試,能不能把這些石頭挪出去。
最好出現在十幾米高空,找準目標落下。
別說是人,一頭牛都能立刻砸死。
不得不說,先前吳二狗偷偷抱她去賭場,還是給她留下了心裏陰影。
那種無能為力的恐懼,她不想經曆第二次…
時節是個神奇的東西,年前還是冷風割臉,凍得拿不出手。
但大年一過,前後不過一個月,這天氣就大變樣。
冷風溫柔了,太陽更亮更暖了。
山坡上,大地裏,積雪迅速融化,還了天地原本的顏色,隱隱帶了生機。
小子們被禁止去河邊,不時有不聽話的,被老娘拎了耳朵,打的嗷嗷直叫。
李家是不用這樣的,因為家喜家安的教訓太深刻,自己長記性了。
李家買下的十畝地,之前荒廢了兩年,長了不少雜草。
李家幾兄弟,早早就拿了家夥事去田裏割草,燒荒。
家仁已經開學,帶了家裏給準備的吃食,還有春季三個月的束脩,吃用的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