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雲初第二日一早便要跟隨謝老太爺出發,又是孫輩,自然要早早準備好,不能讓老太爺等。
謝雯蔓清楚汴京的氣候,執意要同陸氏一起給她收拾行裝。
兩人陀螺似的忙到天快亮,又拉著她的手一個勁兒囑咐,不要忘了吃藥的時辰。
等立在謝府門前送謝雲初上馬車時,兩人已經哭成了淚人兒。
“六郎從小到大還沒有出過遠門,身子又弱,也不知道會不會水土不服!”陸氏擔心的不行。
騎在馬背上的謝二爺勒住韁繩,看著對他一句叮囑都沒有,隻顧伸長脖子眺望謝雲初馬車的陸氏,最終還是開口:“你放心,父親讓魏管事將平日給六郎看診的大夫請了來,一路隨行照顧。我……也會看著她的!”
立在燈籠下的陸氏聽到這話,一怔,也很給麵子,難見的對謝二爺福了一禮:“多謝二爺!二爺也多加保重。”
謝家三房太太陳氏也淚眼滂沱上前,同謝二爺行禮:“我家五郎,也有勞二爺也多照顧些。”
謝氏一族的宗主謝老太爺要去汴京之事,昨日便驚動了謝氏三房。
三房聽說父親這次去汴京要帶著謝雲初,謝家三爺連夜將五郎謝雲溪從書院喚了回來……
又替自家兒子收拾好行囊,送到了謝老太爺跟前,說六郎身子不好,五郎正好能跟著伺候祖父。
謝氏族中有兩家同三房交好的也得了消息,在謝家三爺去接謝五郎的時候,順道也將自己家的孩子接了回來,寅時就送來了謝府……
說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讓自家的孫子跟著謝老太爺去汴京城見識見識。
謝老太爺如今看重謝雲初,有意讓謝雲初和自己的堂兄,還有族中兄弟培養感情,就都帶上了。
謝二爺同謝三太太頷首,提韁跟上了隊伍。
永嘉城古老而沉重的城門,在漸盛的晨光之中,緩緩打開。
四十多位騎著紅鬃駿馬的勁裝護衛打頭出城,身後緊跟著十三架用油布裹蓋,載著謝老太爺和幾位郎君行李的載貨馬車,馬車上插著寫了“謝”字的旗幟。
六駕榆木青圍寬敞的精雕馬車緊隨其後,穿著豎褐身形魁梧的佩刀護衛,護在馬車兩側疾步而行。
馬車簷角的銅燈上,亦是刻著一個“謝”字,青圍馬車之後,有六十多輕騎護衛殿後。
隊伍浩浩蕩蕩從城門內出來。
天不亮就等待入城的百姓和商販連忙避讓兩側,見謝氏一族出行的場麵,在城門外等待入城的外來商人,不禁感慨……陳郡謝氏一族雖然在朝堂之上沒落,可家底子沒有丟。
就這一百多匹身姿矯健的紅鬃駿馬,就絕非尋常富戶能夠養的出來的。
隻是不知道,這謝家是要去哪裏。
一出城,路就沒有城內平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