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318國道還是條沙土路,路不那麼寬,車的速度慢,車和車相會時還會注意閃避,減減速,偶爾路邊的山坡還會冒正在追殺的野兔和狐狸,車在走,人也能隨時橫穿。現在,路拓寬了,還是柏油路了,人們反倒不適應了,望著車還遠著,才穿過路一半,車卻瞬間過來,撞上了,死了幾個,後來,318國道兩側的村民學乖了,交通事故也就少了,不過雞鴨狗的事故還有。事故出來,找誰呢?司機早走了,根本不把這樣的事當事故,停都懶得停一下。
巴圖康這個站長什麼事都得管,雞鴨交通事故也是事故,找不了司機,找站長呀。這事沒辦法解決,還能吃的,站長自己掏錢,買下,給站裏的同事增加個菜,反正是土的,至少比外麵市場上買的質量高。但是,被車輪碾成肉醬的呢?這就說不清楚了,誰家的?
站長的工作五花八門,但都還是小事:最多的是幫忙找牛羊和小孩老人的占大多數;其次是鄰裏糾紛;再次是巡境,耀武揚威地巡境,不是開著警車,而是騎著矮腳的藏馬,不威風,有點掉價。像站長這麼身高馬大的,他喜歡騎鴕鳥龍,不過鴕鳥龍在熱帶比較適應,亞熱帶一般般,冬天不好過。康定城的鴕鳥龍一般都是用來搞旅遊,比如跑馬山度假村這樣的。
不過站長還是有點用的。寶光區和南郊區的爸爸媽媽看到不聽話的小孩子都會嚇唬說:“再不聽話,我就打電話讓醜人巴圖康過來抓人。”孩子立馬就安定很多了。幼兒園的阿姨也說這招管用,經常用。
就會這樣,醜人巴圖康再次成了本地區的名人。
經過兩個月的悲傷和抑鬱期,在巴圖康真心的嗬護和哄的幫助下,旺姆的心裏恢複了些,她想去一趟拉薩,給另一個巴圖康做場法事。本來可以在南無寺做,不好,會暴露現在巴圖康的身份,再說聖城做法事更虔誠。旺姆阿媽接受巴圖康還不算難,她早先還是通過兒子寄來的照片看到巴圖康和陳蛋蛋的合影,也多少知道有陳蛋蛋這麼個人,還知道兩人好得同穿一條褲子。
再說說巴圖斯,他不需要安慰,他是一個性情偏冷淡的人,尤其是對待這個來曆不明的兒子,他向來懷疑,也沒投入多少感情,因此也沒那麼傷心。再說,這個新兒子似乎挺有錢的,能在各方麵都幫到他們這兩個老頭子,算起來還不錯。
南無寺村的柯展業和何花兩口子在政府的支持下,貸款買了輛大卡,一個當卡車司機,一個當卡嫂,一起跑運輸,生活立馬就好了起來,現在兒子都讀大學了,每年四萬從卡車裏出,他們還在康嘉花園二期按揭買了套房子,依然是從這輛大卡裏出。
開大卡的司機,也算是高級的勞工,掙的錢多,社會地位就高。每次回家,再次出門的時候總有人過來給個笑臉,打聽再次出門的時間,問有沒有可能捎一段路。農村人就這樣,能省就省。
這次柯展業兩口子剛好要去拉薩,他們還算會做人,隻要村裏人順道,他們就捎。每次去拉薩或者成都,一定有人搭車。拉薩是藏民心中的聖城,一生是要去一次的,砸鍋賣鐵也得去。成都倒是不一定,要搭車的基本上都是有事的,比如大學生、打工、走親戚這樣的。
就這樣,旺姆一家三口搭著柯展業的大卡車去了一趟拉薩。巴圖康說他可以開車載兩個老人去,老人不願意,說能省就省。現在又要裝修房子,還要買房子,還要將來娶媳婦,費錢的地方太多。真的兒子已經沒了,假的這個挺真心,很難得,也是珍貴的。他們都老了,需要一個送殯的孝子,假的巴圖康也是需要的。不然,他們能怎樣呢?把這個家毀了嗎?那可不是巴圖康的心意呀!他的靈魂還想回家看看呢,他們相信他的靈魂一直跟著這個生死與共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