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86噸的物資,數不盡的糧食塞滿了一整個倉庫,齊齊震撼了所有戰士們。
有年輕的小戰士看得瞪大了眼,滿臉不可思議,迷迷瞪瞪地仿佛沒有睡醒。
他結結巴巴地發問,一口淳樸的鄉音也冒出來了。“營長,俺們不是在做夢吧?”說著,就懵懵地看向隊友們,急於求證。
“可不是,這些都是啥咧?”
“我的個娘啊,俺想都不敢想。”
抱著槍的戰士們傻眼地立在倉庫大門口,齊齊不敢進去,好像裏麵是東海龍王的寶庫一樣。
怎麼會有這麼多大米?
做夢都不敢想。
營長中氣十足,肅正喊話:“瞧你們這點出息,整隊!開始搬運!”
大家接受了這個震撼的事實之後,迅速恢複了超高效率,動作整齊,一排排將大米扛出去,搬運到卡車上。
然後,由戰士們和司機荷槍實彈押運到下窪鄉的小紅花合作社,按需分配給老百姓們。
86噸475公斤大米,哪怕每個家庭發放5公斤,也足夠覆蓋到17295個家庭。
這是多大的震撼。
下窪鄉糧食加工廠的機器轟隆轟隆又開工了。
廠裏136名工人加班加點,守在生產線上,將大米重新分裝到小袋子裏,一筐一筐送出去。
另一邊,居委會也根據登記名冊,開始清點每一戶人數。
居委會婦女隊隊長成嫂子一大早就出了門,拿著名冊,一戶一戶敲門。
“章老師,家裏有人在嗎?”
“王奶奶,還沒出門去挖野菜啊,正好跟我說說你們家現在幾口人,小兒子從鄉下回來了?”
“狗蛋,你家大人都出去上班了嗎?”
……
成嫂子腳步麻利,從一戶出來,就熟絡地敲門進下一戶。鄰裏街坊的家家戶戶早就得知她要來的消息,早早打開門,燒上熱水,等她過來。
不一會兒,就將整條街道的名冊完完整整核實了一遍。
她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都熟門熟路,知根知底。每一戶有幾口人,都叫什麼名字,在哪上班上學,在名冊上都登記得清清楚楚。
這一回,再核實確認一番,確認無誤。
成嫂子就立刻將名冊和人數上報到小紅花合作社。
隔天,街道的擴音大喇叭就響起來了。
“和平巷所有居民,請注意!每家每戶派一人,於今天下午2點到居委會領取物資。再重複一遍,重要通知……”
整個和平巷都沸騰了。
同樣的場景,在老李村、鐵家鋪子村、雙馬屯……無數地方上演。
有年邁蹣跚的老人推著獨輪手推車,滄桑的老臉含著熱淚,慢騰騰地前往公社大隊領物資。
也有小朋友歡天喜地的跑前跑後,拽著家長的衣角非要一起去看領物資的長隊。
還有瘦骨伶仃的中年人,喜氣洋洋地趕往居委會,麵龐上充滿了久違的笑容。
109研究所運送出去的一袋袋稻花五常大米,為困苦饑餓中的所有人帶來了一點點曙光和無限的希望。
但這不止於此。
全國各地的信件持續如雪花般陸陸續續地飛來,回答著她在報紙上征集的問題。
雖然係統買一送一的24小時限時優惠已經截止,但偶爾一封新思路的信件仍然給苑小妮帶來驚喜,兌換出收獲不菲的積分。
她一邊拆信,看信,回信,一邊依照自己在報紙上允諾的答題懸賞獎品,給所有來信的讀者們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委托下窪鄉郵局向全國各地發出去。
苑小妮飽含希望,盼望著收到這些禮物的讀者們能開心。
同時,夏瑜同誌正式走馬上任,擔任下窪鄉農校的校長,急需師資力量和學生們研究新的灌溉思路,解決當前的糧食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