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翠知道外麵的人是怎麼說馬家人的,無非是什麼馬江河高義不圖富貴甘願和妻子過清貧日子也要將錢財留給陳家唯一的血脈,連帶著誇讚馬家家風純正,教養好,直將馬家誇讚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可隻要是那明眼人看見她和小花的樣子,再對比一下歐陽氏所生的馬曉蘭,就知道這全都是誆人的鬼話。
在馬家,隻有馬曉翠、陳元寶、馬曉蘭、馬小花四個孩子,大房馬大河夫妻隻生下了馬曉翠這麼一個閨女,之後不管怎麼努力也無所出之後也放棄了,全身心的供養起二房的陳元寶,而馬小花的爹馬老三多年不歸,全家人都默認馬老三已經死了,馬小花的娘都不知道是誰,馬老太太分外厭惡這個孫女,覺得都是因為她自己最疼愛的三兒子才會一去不回的。
這四個孩子裏,陳元寶是金疙瘩,馬曉蘭是陳元寶的親妹妹,小名燦燦,更是讓馬老太太愛屋及烏,也十分疼愛這個孫女,而馬江河和歐陽氏,再加上陳元寶和馬曉蘭,儼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四口。
事實證明,人家也確實是一家四口。
在這件事不曾發生之前,馬曉翠實在懷疑過,為什麼陳元寶是歐陽氏和前頭夫婿生的兒子,在馬老太太心中,能比得過她們這些嫡親的孫女?
但此時此刻,她躺在柴房裏,聽見外頭那一家子的笑聲,聽著陳元寶溫柔斥責妹妹的聲音,而馬曉蘭嬌氣的喊著哥哥,還有小花的哭聲,馬曉翠哪裏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能讓將重男輕女刻進骨子裏的馬老太太如此疼愛一個外來的孩子,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陳元寶就是歐陽氏和馬江河的親生兒子!
那麼當年陳家酒樓的陳平知不知道?還是說,陳平的死,也另有隱情?
想起她那個總是嗬嗬笑著的二叔,不知怎麼,馬曉翠打了個寒戰,她向來不喜歡二叔,總覺得他那副笑臉背後藏著些什麼算計,若是當真如她所猜測的那樣,那馬家人,也實在是太可怕了!
但這到底隻是猜測罷了,馬曉翠現在,連自己能不能好生的從這間柴房裏走出去都不知道——她的祖母要將她捆起來,塞進李家納妾的粉紅轎子裏。
她該怎麼才能逃出去呢?
宋知綰和顧之宴已經帶著小肥團子寶哥兒來到了六水巷。
“我聽你描述,那馬曉翠衣著破舊,必然家境貧困,可能住在這裏的人家,哪裏算得上家境貧困?”
宋知綰掀開車簾往外看了一眼,見這條巷子兩邊都是一進或是兩進的院落,青磚大瓦房,能住得上這樣院子的人家,家中的女兒怎麼會窮到要到處去買菜脯,還穿的那樣破舊。
宋知綰倒不是懷疑弟弟的話,隻是在疑惑,他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誰知道寶哥兒年紀雖小,但記性卻好,他坐在姐姐懷裏,就著宋知綰掀開車簾往外看,看見那青磚瓦房的門號上確實是寫著六水巷,這才認真道:“不會錯的,寶哥兒不會記錯的,那位姐姐就是住在六水巷。”
說話間,馬車已經行進了巷子的最深處,停在一間對比旁邊寬敞明亮整潔幹淨的院落,稍顯落魄的屋子前,寶哥兒眼前一亮:“就是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