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練完了小提琴,周謙收起琴盒和樂譜本,拿出調成靜音的手機看了看,有個未接電話,打電話的人正是遠在美國紐約的晏詩晴。
今年5月份晏詩晴在布魯塞爾參加了伊莉莎白女王小提琴比賽。
這個比賽的水平非常高,在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排在前三。
來參加比賽的小提琴手共152人,來自24個國家, 年齡在18-31歲中間。
這些人全是各國各地區著名的音樂天才選手,音樂神童。
包括徳國著名小提琴手薇薇安·哈格納、荷蘭演奏家珍妮·楊森、美國演奏家希拉裏·哈恩等等。
第一輪淘汰了113人,第二輪半決賽,又淘汰了30人,隻有9人挺進決賽,晏詩晴是其中之一。
6月11日,伊莉莎白女王小提琴決賽在布魯塞爾的皇家大劇院舉行, 女王親臨現場。
最終晏詩晴憑借莫紮特的C大調雙小提琴協奏曲,獲得了銀獎。
雖然不是第一名, 但也是華夏音樂家在這個項目上取得的最好的成績。
在她之前1985年音樂家胡昆拿到該獎第四名,1993年音樂家黃冰拿到了銅獎。
目前這兩位在國內都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晏詩晴在拿到銀獎後,名氣大振。
除了國外媒體,國內幾個發行量最大的官報都進行了報道,江北省的電視報紙,更是反複地報道。
在六月中下旬那段時間,隻要翻開報紙,都能看到晏詩晴的照片和報道,打開電視也能看到她的獨奏演出。
她成了國內樂壇的大才女。
在獲獎之後,晏詩晴又參加了6月21日參加了法蘭西音樂節。
在巴黎愛樂大廳,與法蘭西國家交響樂團合作,連續舉辦了5場音樂會。
名聲更勝一籌。
《法蘭西世界報》評價她有很吸引人的舞台形象,琴聲純淨化美,不論是巴赫、勃拉姆斯、莫紮特,還是帕格尼尼的作品她都表現得爐火純青...
《華盛頓郵報》評論她是一位令人著迷的東方小提琴家, 她的演奏能把人們帶到了另一個境界,很難想象有人會擁有如此高的音樂天賦...
名氣大了,晏詩晴的行程也更密集了。
在六月末, 她短暫回來了幾天,在國內演出了幾場之後,又受邀在國外各大城市進行交流演出,每天忙得飛起。
“師姐,今天在哪演出?”
周謙撥通了電話,坐在窗台上問道。
“紐約林肯中心愛麗絲音樂廳,羨慕嗎?”
晏詩晴笑道。
“羨慕,能在林肯中心演出的人,無一不是國際著名音樂演奏家,師姐你才20歲就成了國際著名演奏家,你是我的偶像。”
“夠了夠了,別誇了,有點肉麻。”
晏詩晴嫌棄道。
周謙笑了笑,“你的巡回演出什麼時候結束?沒你指點我練琴,我都不知道自己現在練成什麼樣了,要是練歪了怎麼辦?”
“別瞎扯了,你的樂感比我還好,按照樂譜來,怎麼可能練歪,還有你別忘了你有老師。
老藤雖然年紀大了, 手不靈活了,可他的音樂鑒賞能力還在,有空了你可以去煩煩他,不能讓他這個老師當的太輕鬆了。”
晏詩晴指點道。
“別提老藤了,沒指望的,你火了之後,他天天被各大音樂學院拉去做報告,講解授徒經驗,昨天在江浙,今天又跑去鄭洲了,比你還忙,完全沒時間搭理我。”
周謙笑道。
“那家夥又誤人子弟去了。”
晏詩晴笑了笑,“那你現在拉一首巴齊尼《精靈之舞》,今天我在林肯中心跟紐約愛樂樂團合作的就是這首。”
“行!”
周謙打開了手機外音,拿出小提琴,熟練地演奏起了《精靈之舞》。
在練完了莫紮特的所有作品之後,他開始接觸國際上各大音樂家的成名曲。
貝多芬的《D大調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協奏曲》、門德爾鬆的《e小調協奏曲》等等。
安東尼奧·巴齊尼的《精靈之舞》也在練習的範圍之內。
這首曲子在演奏時需要表現得輕靈、生動、幹淨、雅致,手法要精準,輕柔舒緩,不急不躁。
這幾點周謙做得不錯。
“不錯,有進步,你在比賽中要是能有這種表現,前五名也沒有問題。”
晏詩晴稱讚道。
“才前五名嗎?”
“當然,你這家夥別飄,國內現在的小提琴高手非常多,寧豐你知道吧,他水平不比我差,這次伊麗莎白女王比賽也隻拿到第6名。
除了他,國內還有不少年輕的新秀,劉瀟、文蔚、朱單、陳希等等。
聽說他們也參加了這次小提琴比賽,這些家夥在國內國際上拿到過大獎,你要是能打敗他們,出國比賽差不多也能拿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