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高燁華臉上劃過一抹譏笑,說道:“順便也給雲王一點警示。”
葉將軍聽到這話,沒吭聲了。
最近,因民間幹旱之事,百姓對朝廷有不滿之言。
葉將軍認為,此時正是招兵之時,以加強軍事防禦,若是百姓叛亂,才能得以鎮壓。
隻是,眼下更需要的是一名軍師,輔佐自己處理軍中大小事。
卻說這一日,葉將軍聽聞戚山上住著一位奇才,姓馬名騰。
葉將軍想招攬其為軍師,留為己用,便孤身登門拜訪。
馬騰正在屋內假寐,門外小童來報,說門口來了一個人,要求見於他。
馬騰不知是何人,但還是連忙起身迎候。
見到來者隻一個中年模樣的男人,兩鬢微霜,眉宇間有些恭謹嚴肅。
“請問閣下是?”馬騰略略打量此人,確定自己並不認識,道。
葉將軍見到馬騰出來,說道:“在下姓葉,想要拜訪馬騰先生。敢問閣下可是馬騰馬先生?”
“正是在下,快請進屋用茶。”
盡管不認識,馬騰還是執禮甚恭,請進屋奉茶。
馬騰見葉將軍有些疲累的模樣,想是山路不好走,一路勞頓。
先是著人奉茶,又令人準備飯菜。
葉將軍此時也是餓得過了,也不客套,受了飯,方與馬騰攀談起來。
“看閣下不是山野凡夫,不知閣下在哪裏高就?”馬騰見葉將軍氣度不凡,問道。
“馬先生謬讚了。在下不過帶了幾個兵罷了。”葉將軍有些謙遜。
“閣下姓葉,又是帶兵之人,莫不是葉將軍?”馬騰道。
“先生果真是不出門,也能知天下事啊!”葉將軍笑了笑。
姓葉的帶兵之人,朝堂之上確實就自己一人。
葉將軍看屋內供著佛龕,廳堂正中還掛著佛像。
看出馬騰對佛似乎很有興趣,便道:
“馬先生對佛家之說似乎有興趣,隻是佛教在我鳳臨帝國並不盛行。”
“確實有點研究。”馬騰道。
“先生若是想興建寺廟,弘揚佛法,葉某定當鼎力相助。”
馬騰一時還未及說話,葉將軍以為馬騰認為自己在說空話,遂道:
“年後,葉某便建一寺廟,讓眾生得見我佛尊顏,勢必會對教化人心有事半功倍之力。”
馬騰問:“請問將軍,這個寺廟是做什麼用的?”
葉將軍道:“寺廟也稱叢林,是出家人集中修行的地方。”馬騰又問:“那我再請問一句,當年佛祖在天竺是如何傳道的?也是在寺廟裏嗎?”
葉將軍道:“這個,倒不是。那時候的天竺好像還沒有寺廟吧?”
馬騰說:“這就是了。馬某感謝將軍的支持。不過,將軍的這個說法我有點不敢苟同。
佛有三寶,即是佛法僧。
佛的精神和說教就應該是帶到哪裏,隨時隨地都可以傳教。並不是靠興建寺廟來弘揚佛法的。
靠在寺廟裏傳教,就像是在太學院裏教太學生讀書一樣,隻能是極少數人受益。
如此一來,佛的教義何時才能發揚光大?”
聽著馬騰說話,葉將軍慢慢瞪大了眼睛。
馬騰說完,葉將軍站起身來,向著馬騰鞠躬,說道:“馬先生乃是明悟之人!真是難得!”
葉將軍這麼一說,倒把馬騰弄得不好意思起來,說道:
“馬某哪裏懂得什麼?將軍把我抬得太高了,我可當不起。
我隻是從推動一件事情發展的角度出發,就事論事而已。”
葉將軍搖搖頭,說道:“非也,馬先生過謙了。天下事,相有八萬四千種,然其中道理卻是一樣的。
馬先生能由表及裏,說明馬先生頗有慧根。世人相傳馬先生是個奇才,今日相見,方知世人誠不欺我也!”
馬騰笑了起來:“將軍謬讚,隻是將軍不是來聽馬某講經論道的吧?”
“馬先生,實不相瞞。葉某聽聞先生對軍事作戰之術頗有研究,心中十分佩服先生的見識和才學。
不知馬先生對軍事陣法有何見解?”葉將軍聽馬騰將事情挑明,便也直說。
葉將軍從軍以來,沒受過什麼正規訓練,是以對陣法一道,可謂是一竅不通。
幾次出兵塞外,與敵軍等打了幾仗,戰績雖然突出,然打的都是硬仗。
雖然都取得勝利,但是自身的傷亡也很大。
是以在他的潛意識裏,軍陣操演雖說有必要,但其實心裏卻不以為然。
然作為一軍之統帥,他也明白,像以往自己所打的硬仗,都是經過充分準備的。
但如果沒有時間而臨時碰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