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弱點(2 / 2)

葉將軍聽後,不由得瞪大了雙眼。

馬騰果真是十分有想法的人。

若是在作戰中,利用這些奇兵,定會給作戰帶來不少好處。

馬騰見葉將軍頗有感悟的模樣,繼續道:“再有,將來大草原勢必也會成為作戰地點之一。

雖可不必過多地考慮敵人用戰陣來對付,但是在我方兵力處於劣勢的時候,則可以通過戰陣來以少勝多;

當敵我勢力相當或者我方兵力略占上風時,在盡量減少損失的情況下,便應該琢磨一個進攻型的陣法了。”

聽到這裏,葉將軍陷入了沉思,開始在腦海中寫寫畫畫,仿佛耳邊的鼓聲、馬嘶聲也漸漸地傳來了。

慢慢地,一個思路躍然而出,逐步變得清晰起來。

馬騰說:“如果一個軍中有精挑細選的精銳之師,將士的基本素養都是上上之選,那麼不妨試試操練一下陣法。

這對軍隊戰鬥力的提高,是很有助益的。”

“噢,還請馬先生明示。葉某對於陣法一道也幾無研究,權且是給葉某長長見識吧。”馬騰笑著說。

“將軍太謙遜了,馬某姑妄說之,將軍姑妄聽之。”馬騰接著說道,“那麼,馬某先說一下陣法大概的起源。”

葉將軍看著馬騰,聽得認真。

馬騰道:“簡單地說,陣形是軍隊的野戰隊形。

在遠古時期,人類的戰爭表現為部落衝突,當時還沒有軍隊,也沒有什麼指揮。

戰鬥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群毆,自然也就無所謂陣形。

隨著曆史的發展,開始編製有組織的軍隊,並且采用一定的隊形,這就是原始的陣。”

葉將軍是個粗人,對曆史發展隻是略知一二。

馬騰娓娓道來:“最早的陣法,據說始於黃帝,黃帝為戰勝蚩尤,從神那裏學到陣法,據說是風後八陣。

大約四千五百年前,蚩尤興師侵犯中原,黃帝因將寡術乏,九戰九敗於蚩尤,便率兵退守至雲宕宮練兵講武,建立軒轅黃帝宮。

為討伐蚩尤,黃帝拜風後、力牧、常先、大鴻為將,並在此與風後研創了《八陣兵法圖》。

該圖共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其餘八幅為陣勢圖,每幅圖旁均有文字說明,介紹攻防要訣。

而後有人編製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已經采用固定的陣形。”

葉將軍聽得有些入神,問道:“三師又是何布陣方法?”。

馬騰解釋道:“早期的陣形比較簡單,按照‘三師’的編製,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

陣戰法在一千年前極為盛行,當時常見這樣一種情況:兩軍約在某地會戰,列陣整齊,相互攻伐。

後來,步騎取代戰車成為軍隊的主要編成,陣法又有了變化和發展。”

“這些葉某倒是知曉一些,隻是聽聞古書中有十種陣型,可是真?”葉將軍問道。

“古書中的確講述了十種陣形及其使用的方法。倒也是真。”馬騰笑道,看來葉將軍還並不是一無所知。

葉將軍問道:“葉某聽聞這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可有誤?”

馬騰道:“水陣和火陣講的是水戰和火戰的戰法,不是單純的戰鬥隊形。

所以雖說是十陣,實際上隻有八種基本的戰鬥隊形。”

葉將軍道:“原來如此。”

馬騰繼續道:“陣法不僅起源早,而且陣法思想豐富。講究陣法,是戰術思想中常見而且非常重要的內容。

所謂陣而後戰,兵法之常。

陣法是兵家總結作戰中兵力布置的不同,而取得不同效果的經驗教訓。

這是形成於一千多年前的若幹調整隊形、布置兵力的方法。

直到現今,還有排兵布陣的說法,布陣的中心內容就是排兵。

所以古時也就將指揮軍隊稱為排陣,甚至有時在軍隊中還有排陣使的官職。”

葉將軍聽得出神,沒有插話。

馬騰繼續道:“軍隊在戰鬥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而布置為一定的戰鬥隊列或隊形。

葉某認為應當先布陣,軍隊才能作戰,而每一次作戰,也就是以自己一定的陣式去衝擊敵人的陣,或以自己的陣去迎擊敵人一定陣式的進攻。

古書中指出:‘勿擊堂堂之陣’,就是告誡人們不能去攻擊隊形嚴整、實力雄厚的陣列。

在戰鬥中,如果能保持陣形進行抵抗,穩住陣腳,也就保住了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