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原舉辦英雄大會時,遼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遼國楚王兼南院大王耶律涅魯古,與其父皇太叔耶律重元,趁國主耶律洪基外出主持演武日時,於上京發動叛亂。
待耶律洪基趕回,卻已回天乏術,如今沒有蕭峰為他擒下耶律重元,耶律洪基再無翻盤可能。
為保麾下數萬將士性命,他自刎於陣前,遼國曆史從此拐了個大彎。
而與此同時,得到宋江、吳用、宋清三人輔佐的東北女真完顏部落,正以凶猛的勢頭崛起,接連吞並了好幾個女真部落。
三人混入女真部落時,自不會用自己的真名,李慕給他們起了三個化名,宋江叫完顏烈,宋清叫完顏清河,吳用叫完顏破。
在前往東北前,他們學習了女真族的語言、習俗、穿著打扮等等,很容易便融入女真部落。
一切都在照計劃進行,以他們現在的發展勢頭,女真族至少能提前十幾年統一女真各部,打下遼國。
到那時,隻消再解決掉女真,大宋至少數百年內,再無外族威脅。
隻要大宋皇室不蠢到自毀長城,對長空劍派產生什麼不好的心思,自然能國祚綿長。
……
這一日,李慕一行回返梁山的途中,行經應天府一帶。
正自策馬緩行於官道上,忽見前方有兩道身影一前一後,自右側林中樹冠上方一掠而過,飛過官道,消失在左側樹林。
這兩人輕功極高,速度極快,前方那人是個身著青衣的男子,手上持著長劍。
後麵那人身材纖細窈窕,一身紅衣,竟是個女子,手中同樣提著長劍。
“咦?哪裏來的絕頂高手?竟如此年輕。”阮星竹驚奇的對李慕道。
李慕對魯達晁蓋等人道:“你們到路旁等候,不要貿然離開,小心些。”
“是。”
“竹妹,我們跟上去看看。”
“好。”
兩人自馬上縱身而起,淩空一踏,身子頓時直竄起十數丈高,遠超樹冠的高度,向著那一男一女離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他們躍上半空後,卻已不見兩人蹤跡,應該是落入了下麵林中。
往前追出數裏距離,他們終於聽到衣袂飄飛聲,夾雜著道道破空聲傳來。
兩人悄無聲息的降下去,落在一棵大樹的樹枝上,輕若無物的隨著樹枝晃動,輕輕上下起伏。
看清下方林中的景象後,兩人臉上皆露出了驚訝之色。
卻見那青衣男子和紅衣女子,正自激烈交手,兩人速度快極,絲毫不在他們夫婦之下。
場中隻能看到一團青影和一團紅影倏分倏合,或相互環繞著旋轉,嗤嗤破空聲不斷響起,兩把長劍卻從無一次相交。
李慕和阮星竹必須功聚雙目,才能看清他們的動作。
偶爾兩人距離稍遠時,還會各自抬手射出一道銀芒,夫婦倆定睛看去,那竟是一根根繡花針。
這對男女的武功似乎同出一脈,應該是師出同門。
李慕目光一閃,兩人施展的這種武功……好有既視感。
“嗤”
“唔”
忽然,兩人同時中了對方一根繡花針,當下各自閃身後退,隨後運氣一震,將打入體內的繡花針逼了出來。
兩人相隔三丈距離,皆是凝望著對方喘著粗氣。
李慕和阮星竹終於看清兩人形貌。
青衣男子看上去三十出頭的樣子,皮膚白皙,唇上無須,相貌十分俊逸,跟李慕相比也不差什麼。
那女子二十五六歲年紀,身材高挑纖細,膚白如雪,容色照人,明豔不可方物。
隻是一雙眼睛略顯淩厲,讓人一望即知,不是個好相與的女子。
女子喘勻一口氣後,悲憤交加的道:“曹青葵,我方百花有哪裏對你不住?讓你不顧夫妻情分,寧願自宮做個太監,也不願與我白頭偕老。”
曹青葵,方百花。
葵,花。
李慕眼中露出了然之色,果然是他們,沒想到在笑傲世界沒找到那本殘缺秘笈,卻在這個世界見到了創始人。
相傳《葵花寶典》本是由一男一女合著,男方名字中有一“葵”字,女方名字中有一“花”字,故名《葵花寶典》。
這對男女原為恩愛夫妻,其後因事反目,《葵花寶典》亦因此分為兩半,一為乾部,一為坤部。
江湖中亦有人將之稱為“天書地書”或“陰錄陽錄”。
夫妻倆修煉完整的《葵花寶典》之時,並無“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的說法。
可寶典一分為二後,無論單獨修煉哪一半,都必須引刀自宮,否則必會欲火如焚,走火入魔,僵癱而死。
李慕神色變得有些古怪,這最初版本的《葵花寶典》,不會是他娘的雙修功法吧?
這種可能性相當之大啊!
後世無人知曉這兩口子為何會反目,今日李慕似乎有解開這個謎團的機會。
當即小心收斂氣息,靜靜觀望著事態發展。
曹青葵聽了方百花的話後,聲音低沉的道:“你最不該的,就是對我隱瞞身份來曆。”
方百花忿忿道:“我的身份來曆,真有那麼重要嗎?你喜歡的是我這個人,還是我的身份來曆?”
“嗬嗬嗬……”曹青葵慘笑道:“若你是別的身份來曆,哪怕是個江洋大盜,飛賊巨寇,我也願意用盡一切去愛你。”
“可你偏偏是明教中人,你兄長方十三,更是下一任明教教主。”
“對自己的女人,我可以容忍一切,卻絕不能容忍她是個反賊。”
豁然開朗,李慕終於明白,創出《葵花寶典》的那對夫妻,為何會反目成仇。
原來那個名字裏帶“花”字的女子,竟是明教教主方十三,也就是方臘的妹妹,而偏偏她的丈夫卻忠於大宋。
所以曹青葵寧願自宮做個太監,投身皇宮之中,成為所謂的“葵花老祖”,也不願與她在一起。
這個方百花,倒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在方臘起義造反後,她擔任叛軍元帥,在戰鬥中殲滅大宋將領蔡遵、顏旦五千人馬,占領了青溪。
後與方臘一道縱橫吳越之地,先後攻下徽州、杭州等六州五十二縣,占據江南大部分地區。
方百花在杭州鳳山門饅頭山點將,英姿颯爽,威振三軍,受到叛軍將士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