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借力扶蘇(1 / 3)

短短半個多時辰,官奴營就變得一片死寂,所有人已經全部被李慕殺光。

所有官奴名冊,被李慕以移魂大法控製百將,盡數取出交給他。

一指點死百將後,李慕將一堆竹簡抱到室外,一一丟入執勤秦卒用來照明的火盆中燒光。

待所有竹簡化為灰燼,他真氣灌注雙耳“聽會穴”,使得聽力大增,隨後在整個官奴營四處轉了一圈。

確認沒有遺漏,這才揣好幹掉那些秦卒後,摸屍獲得的大量銅錢,展開輕功掠出官奴營。

這個時代的錢幣分為上幣和下幣,上幣是黃金,單位為“鎰(yì)”。

一鎰合二十兩,規格是金餅,老百姓基本上很難見到,通常隻在權貴豪富之間流通。

下幣為銅板,也就是那被沿用了兩千年的“孔方兄”,外圓內方,寓意天圓地方。

因規格為一文錢半兩重,故被稱為“秦半兩”。

秦朝一兩為16克左右,所以半兩隻是8克左右,並非後世的25克。

銀子如今還不作為流通貨幣,《史記·平準書》中有載: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秦半兩的購買力還是相當給力的,三十文錢就可以買一斛粟米,三五文錢就能在酒肆飯館吃一頓好的。

一斛即後世的一石,約為120斤。

劉邦在沛縣時,家裏窮得揭不開鍋,除了平時四處混吃混喝外,還靠朋友接濟度日。

他最困難的時候,其他朋友都隻接濟他三文錢,就蕭何給五文,劉邦就記了他半輩子。

他打下天下,建立漢朝封侯的時候,因此事給蕭何比其他人多封了兩千戶。

一文錢一千戶食邑,這可算是史上最成功的投資。

李慕在官奴營摸屍得到五六百文錢,平均每個秦卒身上也就幾文錢,卻足夠他很好的生活兩個月。

若是按普通老百姓的標準過日子,這點錢能開支年餘。

不過他也用不著這麼委屈自己,以他的本事,很快就能過上權貴階層的生活。

李慕覺得自己當務之急,是設法先將小月給弄出宮來。

趁著她如今還小,可以教她習武練功,將她培養成一個超出本世界土著認知的武林高手。

如此她未來不僅能自保,還能成為自己的好幫手。

不過李慕沒打算直接潛入皇宮,找到小月之後帶走她,因為那樣難免會留下後患。

隻有正大光明的把她弄出宮來,才是最保險的做法。

所以他必須借力,還得是能在皇宮之中行走,在始皇麵前能說上話的人才行。

就目前來說,最合適的人選非扶蘇莫屬。

一來扶蘇極得始皇喜愛,由他去索要一個宮女,估計始皇都不會當回事。

二來以扶蘇的性格,若李慕上門去自薦,隻消展示些許手段,必能得到其重用。

到那時再提出請扶蘇幫忙把小月弄出宮,他沒理由會拒絕。

況且李慕也需要一個融入大秦的契機,暫時來說,得先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才能謀劃更多。

在秦朝,若沒有類似後世身份證的籍牌,一律認定為流民,會被抓起來充作官奴苦役,可謂寸步難行。

雖說以他的本領,沒人能抓他,可也麻煩不是?

不過當下的話,他還是得先去弄身像樣的衣服,好好捯飭捯飭。

否則就現在這幅蓬頭垢麵,衣衫襤樓的模樣,哪怕扶蘇再求賢若渴,禮賢下士,說不定自己連公子府的門都進不去,就會被門房趕走,那多尷尬。

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他熟溜得很,依舊是老辦法,找家大戶劃拉一套合身的衣服,再跑到城外渭河中洗了個澡。

沒有香皂洗發露,他隻好弄些這個時代的人,慣用的草木灰和皂角湊合。

看來他得盡快把在天龍世界弄出來那些東西,一一搞出來,要不生活上著實不方便。

製作肥皂需要火堿,這玩意並不難取得,用貝殼灰和草木灰混合,便能生成火堿,再加上豬板油,便能製作出肥皂。

光這一樣東西,便是一項一本萬利的產業,更別提他還懂得製鹽、造紙、煉鋼這些足以改變一個時代的技術。

清洗幹淨後,李慕以內力蒸幹頭發,一頭糾結成團,亂糟糟還散發著餿味的長發,終於變得稍稍柔順了些。

穿好一身不算華貴,卻也不普通的灰色深衣,按照高要記憶中秦人的盤發方式,給自己盤了個秦代發髻,用發帶紮好。

在腰間綁上一個錢袋,裏麵放幾十文錢,其他的則是用包袱包好,挎在肩上。

幾百文錢就是七八斤重量,這裏說的是市斤,不是秦斤。

秦朝一斤才258克,按秦斤算,他這幾百文錢就是十五六斤。

一番捯飭後,總算有了那麼幾分樣子,至少不會再被人當做流民乞丐。

洗完澡時已是深夜,他沒有立刻回到鹹陽,而是打算先在城外盤桓些時日,再行進城前往扶蘇的公子府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