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識蒙恬 易小川將歸(2 / 3)

加上內力方麵也小有所成,根基已然穩固,可以開始習練武藝了。

李慕先將淩波微步、蛇行狸翻之術傳授給她,先學輕功身法,能讓她最快的擁有戰鬥力。

因為輕功身法有所成後,哪怕不懂任何武功招式,手裏拿把劍亂砍亂捅,也能具備不俗的殺傷力。

段譽用兩天時間練成淩波微步,而小月有李慕親自教導,僅用一天就練成。

半個月後淩波微步已練得爐火純青,蛇行狸翻之術也小有成就。

李慕便在自己院裏,組織了一場遊戲,讓一群丫鬟仆役來抓她,成功抓住她的人有賞。

李慕就在一旁指點她如何靈活運用淩波微步,這是要訓練她達到隨心所欲,不拘泥於步法順序的境界。

到最後那些丫鬟仆役自然是一個都沒抓住小月,但李慕也給了所有人賞錢,隻是沒有他承諾的抓住小月後賞得多。

眼見丫鬟仆役起不到什麼效果,李慕就幹脆叫來府中衛率,讓他安排幾名武藝高強的侍衛,來配合小月練功。

他重新定了個規矩,任何一人能成功抓住小月,所有人都重重有賞。

侍衛出手,小月的壓力頓時大了起來,對她步法身法的磨練效果,比之丫鬟仆役要強得多。

前麵兩天她陸續被侍衛抓住幾次,但如此數日之後,侍衛們無論怎麼配合,都再也抓她不住。

她對於身法步法的修習,也到此告一段落,李慕終於開始傳授她拳法、劍法和槍法。

李慕掌握的天龍世界武功,基本都需要深厚內力支撐,如今的小月自然沒法修習。

所以李慕傳授給她的,是大伏魔拳法、長空劍法和種家槍法。

這幾門武功雖說內力越深,威力越大,但下限相對較低,對內力的要求不那麼苛刻,內力不深時也能發揮威力。

這大秦的兵器,矛戈還好說,相對輕巧,畢竟是木杆,隻有一個頭是金屬,就是劍稍稍重了些。

若非小月長期習練易筋鍛骨篇,內力也有了些火候,要駕馭這大秦的青銅劍,還真有些困難。

雖說大秦的冶鐵技術已經十分先進,但並不是說鐵劍就一定比青銅劍強。

在這個時代,鐵劍硬度高,重量也比青銅劍輕,但是韌性很差,很容易崩斷。

若要讓劍身達到不易折斷的程度,劍身厚度就勢必要提高,那樣一來重量自然也會增加,對比青銅劍又沒什麼優勢了。

所以秦軍主要裝備的還是青銅劍,鐵主要用在矛戈和箭簇等不虞折斷的兵器上。

隻有一些頂級工匠打造出來的鐵劍,性能可以超過青銅劍。

但是那樣的鐵劍,多半被皇室成員或頂級權貴收藏。

扶蘇倒是有一把,可那是他的佩劍,不可能送人,小月便隻好使用青銅劍。

李慕打算過些時日,等小月的武功登堂入室,無須他再從旁指點,可以抽身幹些別的事時,便將更先進的冶鐵煉鋼之法拋出來。

他在公子府也幹了一年多,根基早已穩固,算是已經徹底融入大秦,是時候將爵位再往上挪挪了。

……

這一日,李慕處理完府中需要他處理的事務後,依舊回到居所指點小月習武練劍。

跪坐在案桌後,看著場中小月輾轉騰挪,姿態優美的模樣,李慕忽然來了興致。

這似乎也是一個傳出自己文名的好機會。

當下取來幾卷空竹簡和筆墨,在案桌上展開。

也幸虧段延慶做太子時曾學過小篆,否則李慕置換過來,連字都不認得,哪敢自稱文韜武略、詩詞歌賦都略知一二?

他展開竹簡後,耳中忽然聽見兩道腳步聲,其中一道十分熟悉,正是扶蘇的。

目光微微一閃,他故作不知,沒有動彈,揮筆在竹簡上書寫開來。

第一行就三個字:虞姬賦。

小月是會稽虞氏族人,虞氏本是吳中望族,是以她全名為虞小月。

姬本就是一種對女子的美稱,因此稱小月為虞姬完全沒毛病,並不是她嫁給項羽後才叫虞姬。

回廊上,扶蘇與一名壯年男子並肩緩步而來。

此人體形健碩,神態威嚴,方臉闊口,肅然有大將之風。

兩人看著庭院中練劍的小月,眼中皆有驚歎之色。

扶蘇是驚歎於,小月才來府中年餘,竟已習得一手如此高明的劍術,看來高卿不僅自己武藝高強,同樣也是一位明師。

那神態威嚴的男子,則是將自己代入與小月對敵的位置,竟發現自己很可能走不過三招兩式。

因為小月出劍太快,他根本反應不及,不由心下暗自驚奇,想不明白她為何能這麼快。

扶蘇正要出聲,卻被那男子抬手阻止。

他靜靜旁觀小月練劍,扶蘇卻輕手輕腳的走到李慕身後,查看他寫的字。

看得幾句後,不由眼前一亮,差點沒忍住拍手叫好。

李慕書寫速度很快,從段延慶那繼承來的一手好字,也讓扶蘇讚賞不已。

很快,一卷竹簡寫完,攤到一旁任墨跡自幹,李慕又打開第二卷空竹簡。

他忽然喃喃自語道:“這竹簡也太過麻煩,看來造紙術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一邊說著一邊繼續書寫。

小月一套劍法練完,收勢之後吐出一口濁氣。

回身間見到扶蘇,正要上前見禮,卻見他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小月見狀止住聲音,踮起腳尖也輕輕走到李慕身後,看到李慕所寫的內容後,臉上浮起一抹嫣紅,略有些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