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洋受傷之後,就在龍國的專屬醫院休養。

眨眼間,十五天的時間已經過去。

今日,已經是程洋出院的日子了。

哪怕是今天,程洋仍然在不停地忙碌。

病房裏,程洋的床頭櫃上,堆放著一摞已經翻皺了的資料。

床上,程洋因為胳膊受傷,隻能把文件鋪在小桌板上,一邊看,一邊和特意過來的同事談著工作。

“這段時間,我翻看了相關的核聚變控製文獻,核聚變的能量,可以轉化出百分之八十的電能。”

院長點頭,翻看著程洋遞給他的報告:

“我們要如何量化核聚變的中子?利用設備先放兩個中子進去嗎?”

倒是有相關專家這樣測試過,但他們的實驗數據和預期的數據,相差太大了。

程洋搖頭,修長的手指拿起枕邊的一張紙遞到了院長跟前:

“兩個中子的聚變過程太快了,我們的設備來不及收集能量,我做了另一種方案。”

“我們可以用十個中子來測試,這是我的推算數據,十個中子同時發生聚變,釋放出來的電量,估算最少會有兩萬度電量單位。”

“兩萬度?”

院長的腦子已經飛快運轉起來。

兩萬度電,是核研究院一年的電量消耗。

“程洋,這個數據精確嗎?”

“精確,我建立了核聚變能量控製模型,用計算機進行了小型核聚變反應過程,符合預期數據。”

“計算機能進行模擬?”

程洋抿唇點頭:

“可以,但是要控製好相關的變量數據。”

院長看著程洋屏幕上正在運行的虛擬小型核聚變控製模型,眼睛都不眨一下。

立體模型的運轉,需要大量精準數據的支撐,還要創建相關的函數模型,可沒有程洋說得那麼簡單。

至少院長知道,自己做不出來。

“這得花很長時間才能做出來吧?”

屏幕下的數據框裏,一秒的時間裏就有數次數據變動,這是數據的實時情況。

很多都能和程洋報告的數據統計對上。

科學上的兩次偶然,那就是必然。

院長確定,程洋提出的控製方案一定可行。

“這麼多數據,你弄了多久?”

“從我住院那天開始的,工作沒完成,我放心不下。”

院長動容,這孩子,都住院了,還顧著工作。

正要說些別的,院長突然頓住了,音調瞬間高了一個度:

“這麼說,這個模型你隻做了十五天?”

程洋點頭:

“本來可以再快一點,數據運行量太大了,電腦中間故障了兩次。”

院長徹底沒話說了。

他認為,程洋已經不屬於人類的範疇了。

且不說程洋利用虛擬模型來建立核聚變反應堆的想法已經是世界首創。

單單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落實想法,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上萬條模型數據、幾十個相關的函數公式的推導,這已經是他們一百人的研究院整整一年多的工作量了。

程洋的能力,著實恐怖。

程洋絲毫沒有放在心上,眼下落實理論到實踐中,才是最重要的。

“院長,我們實驗室的倉庫裏有一個容量三萬度的儲電儀器,我們可以用它接入核聚變反應的能量傳輸管道。”

“那個東西,好像壞了吧?”

研究院的很多實驗必須要保證二十四小時的供電條件,為此,研究院特意儲備了不少這樣的大容量蓄電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