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閑先生,抱歉,因為版麵有些問題,您的論文改到下月發表了。”
這是於閑收到的第二個類似回複。
前一個類似回複來自檀香大學學報編輯部。
他們已經發函表示收下於閑的論文,本該7月發表,突然改到8月份,可想而知是誰的手筆。
除了於閑發現高完整度奇翼龍化石的《古生物研究》以及三篇上旬發布的論文,另外兩篇都被吳千山暗中卡下來了。
古生物圈子不算大,以吳千山的地位,影響力絕對不僅及於檀香大學自己的期刊,於閑不太確定還有什麼期刊要賣他麵子。
昨天和文致遠聊過,吳千山的意思很明顯。
於閑可以和他的研究室聯手發表關於奇翼龍化石的後續成果,也可以努力去考研,加入他的研究室。
不管哪樣,於閑都得浪費大量時間,混一個寄人籬下的結果。
編輯部把於閑的論文往後押,而吳千山能看到那兩篇未發表的論文。
原稿和編輯部的函件在於閑手上,吳千山不會去直接抄襲。
延後的這一個月時間,他絕對可以“參考”於閑的論文,並且拿著奇翼龍化石檢測,和團隊率先編纂新的文章發表。
到時於閑反倒慢了他們一步,論文意義大幅下降。
“真滴惡心...”
現階段於閑可以選擇撤回那兩篇期刊,放棄在檀香大學學報和另一個期刊上的發表。
這樣一來又得去別的期刊投稿,去別的地方走審稿、發表流程,耗時隻會更久。
比如《古生物研究》前後隔了兩個月才刊登出於閑的文章,就核心期刊嚴謹性來說已經算快的。
那時候吳千山團隊的論文早發表了,緊跟著於閑的第一篇文章之後,稱得上前沿成果。
拿起手機,於閑聯絡了文致遠。
“文教授,我想把檀香大學學報暫收的論文撤回來。”
“這...於閑同學,你要想清楚啊。”
文致遠幫不上忙,內心的學術良知偏向於閑,“撤回後發表更慢。”
“沒關係,我不想在檀香大學發布了。”
“可以,我會幫忙操作的。”
另外,於閑還打聽了同樣延遲發表的另一個期刊,果然和吳千山有關聯。
不僅是南方院校和研究機構,吳千山在天儀國北方也有相當廣的學術人脈,文致遠再怎麼心疼,也不看好於閑去死磕。
“不勞文教授費心,我自己會想辦法的。”
話題頓了頓,於閑再次單刀直入,“文教授,吳千山那家夥是不是在緊鑼密鼓抄我的論文?”
“這...”
電話裏頭有所遲疑,文致遠終究歎了口氣。
“吳教授學養深厚,肯定不會幹抄論文或者洗稿的低端事情,但多多少少會...對於閑同學的一些內容進行升華修正...”
“好一個升華修正!”
曾經於閑聽過一些傳言,編輯部審稿的老師大多有大學教師背景,有時會刻意拒絕投稿者的論文,轉而交給自己學生當成課題做。
那時高端學術圈子對於閑太過遙遠,想不到畢業之後沒兩個月就碰到了這麼糟糕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