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搞學術還拉幫結派啊?”
於閑查了查受到邀請的一部分人,大多和吳千山有關聯。
這次的研討會有邀請記者參加,那麼多學者總能從於閑的回答中找出破綻,質疑論文和化石並非於閑親自所得。
增到了相關消息外露,之前的大瓜反轉,於閑變成寫小作文,詆毀知名學者的千古罪人,所有貼吧營銷號的矛頭都會轉回來。
“搖人是吧?我也會!”
於閑想過邀請白關山,但很快打消念頭。
倒鬥界赫赫有名的白頭雕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希望晚年過得閑適安定,沒必要給他找麻煩,而且白關山的學術地位鎮不住腳。
那麼,就要有新的人脈站台。
學術研討會安排在下周,有三天時間給於閑操作。
從網上查到天儀國國家博物館編輯部的聯係方式、郵箱,於閑直接將發現長臂渾元龍化石的論文投稿過去。
天儀國考古學、古生物學核心期刊中的頂流期刊,國家博物館的《天儀博物》。
這可不是任何人能在裏頭搞小動作的。
於閑把論文發了過去,附上曾經發表的奇翼龍化石論文證明個人研究能力,還表明願意將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免費贈送給國家博物館。
不要獎勵與酬勞,直接將一個未知古生物化石送給國家博物館!
這消息把編輯部收件的人員嚇了一跳。
他下意識以為是惡作劇,又看到附加的文件。
“於閑...前陣子那個推動奇翼龍變為有效種的學者,一鳴驚人的家夥啊,這是要連著鳴?”
《天儀博物》編輯部可不管學者的學曆和出身,研究成果詳實可靠,足夠轟動論文質量達標即可發表。
更重要的是學者於閑願意將化石贈送給國家博物館...
發出郵件,還未等對方做出反應,於閑聯絡了北府研究所的曲飛。
在月閣市化石坑,組長曲飛見識到於閑驚人的化石探知手法,雙方互留的聯係方式。
一通電話打出,於閑明確告知自己發現了新的恐龍物種在論文中命名長臂渾元龍。
化石捐給了國家圖書館之後,於閑願意將已有的研究數據分享給北府研究所。
在於閑的首個描述論文發表後,北府研究所能領先其他人搞出新成果。
“於先生...”
曲飛的稱呼一口氣拔高了好幾個檔次,“您這是要我們幫忙做些什麼呀?”
“檀香大學那破事你知道嗎?”
“知道。”
於閑的事情鬧到天一國最大的古生物研究論壇上。
教學署處理結束後,於閑的帖子被刪了,可古生物研究不算大圈子,曲飛有所耳聞不奇怪。
他真正不知道的是吳千山組織了學術研討會。
稍微有點眼力見的人都能看出,吳千山這是倚仗自己在學術圈的人脈積澱公報私仇,名為學術研討會,實則要逼迫於閑服軟,自吞大虧。
也因為如此,吳千山沒敢大範圍宣傳,外界少有人知。
等再過些天,經過刻意編輯的新聞散播出去,輿論的大旗已經被他們牢牢把控。
“於先生想讓我們幫忙站個台?”曲飛聽出話裏的深層次意味,“可是我們和奇翼龍事件沒啥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