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好,到我了(1 / 2)

“行啊,確實應該以推動古生物研究為導向。”

於閑笑眯眯認可著吳千山的說辭。

論化石重磅程度,咱這邊的發現能壓死人。

介紹正式開始,吳千山先是介紹了一副鴨嘴龍的化石,完整的近乎7成,相當難得。

隨後是奇翼龍化石。

雖然奇翼龍該寫的內容被於閑寫得差不多了,但不可否認世界上公開的第三份奇翼龍化石的稀有度。

再往下, 重磅炸彈亮出,傅洲研究所和吳千山團隊較為核心的發現:纖細盜龍

類似於奇翼龍的帶羽小恐龍,同樣極為稀少,對鳥類演化的研究起重要作用。

而傅洲研究所此行直接挖出來兩份纖細盜龍化石,似乎是伴侶關係,可想而知研究方向還能延伸往該物種的繁衍。

在於閑進行論文答辯之前, 吳千山帶的團隊與博士生研究的課題正是鳥類、近鳥恐龍, 本次出行的的線索也與之前的研究一脈相承。

不得不說,傅洲研究所那邊有點東西。

即便是外行人, 也知道定位化石、挖化石不易。

傅洲研究所和吳千山團隊兩個月內能清理出這些個化石,並堅定出結論和可行性,當真厲害。

“最後,是我們前兩天的發現,大眼翼龍!”

蛙嘴翼龍科,翼展半米的小型翼龍。

這就厲害了,此前僅有完整度不高的大眼翼龍化石,傅洲研究所挖到的可是相當完整。

講述大眼翼龍的同時,吳千山還投影了一張照片,是大眼翼龍的複原圖。

“曾經大眼翼龍的化石不完整,這是我們按照手中完整化石,請畫師重新繪製的。”

圖片上,青蛙臉、蝙蝠身的翼龍展翅滑翔。

水友們紛紛刷起彈幕和禮物,呼喊著牛X。

而於閑等較為內行的學者能看出,圖片繪製其實不怎麼細膩, 很多細節用枝葉遮擋, 或者模糊交代了。

並非畫師水平差,而是吳千山要求刻意模糊細節。

這化石是要拿去寫論文的,細節都給人看光了怎麼行。

“好,感謝各位的耐心觀看,希望能從中受益。”

一個半小時的描述,吳千山堪比辦了場擁有40萬觀眾的講座,酣暢淋漓做個漂亮的收尾。

方才負責輔助講解的傅海濤接話,“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傅洲研究所,多多支持檀香大學的研究。”

這話說的,就像宣告本次直播結束,於閑可以滾蛋,等著傅洲研究所去拿化石了。

事實上吳千山和傅海濤確實是這樣想的。

本次勘探發現之重大,比他們近三年任何一次外出的科考的結果都強。

說是兩個月挖出的化石,其實8月份就已經有先遣隊伍下過功夫了。

吳千山熟悉天儀國混古生物圈的相關資本組織,他們沒有讚助於閑,國外大組織也沒必要讚助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三流院校畢業生。

因此對方認定看穿於閑身後的靠山強不到哪兒去。

更何況這麼長時間的直播過去,觀眾震撼久了,閾值提高,沒那麼容易被挑起高昂興致。

“呀,終於到我了嗎?”於閑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 “閃開,我要開始秀了!”

【世界之大, 無奇不有】

艸!

封印!

短暫鬧騰的功夫,略顯狼狽的許緣緣帶著攝像師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