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到三角龍和文斯掠獸的靈魂,肚子咕咕作響。
於閑撿來枯枝,開始鑽木取火。
鑽木取火是個非常講究技術的活,最好能有木屑或者椰蓉模樣的細絲作為易燃物。
還有更加簡單粗暴的方法,比如說大力出奇跡。
於閑的力量遠超常人,將掌中木棍搓得飛快,時隔不久便有青煙飄起, 隨後是燃起的火光。
架上篝火。
不能在恐龍時空逗留太久,隻是過來看看而已。
已經睡過一天了,再不清楚兩個世界時間差的前提下得盡早回去。
回去之前除了收集恐龍的靈魂,怎麼說也得吃一頓恐龍肉吧。
中毒的三角龍肉不能吃,之前被氣龍咬死的戈壁鴨龍還挺新鮮。
它是鴨嘴龍家族成員,成年之後能長到五米以上,這隻才三米左右的長度。
估計口感會比成熟的更嫩些…
於閑站在鴨龍邊上搓搓手,“沒辦法呀, 死都死了, 不能浪費。”
穿越到恐龍時空,盡可能避免主動獵殺恐龍去改變生態結構。
有時候沒準幹掉某一隻平平無奇的恐龍,就關係到後續整個家族的演化。
不過,白撿到的肉吃就吃吧。
氣龍吃掉了鴨龍的前半部分,還在腹部和下肢又抓又撓,留下大量傷痕。
這些地方不在於閑的考慮範圍。
隻吃一頓就回家,當然挑完好的部分。
用詛咒之鏟切下隔壁鴨龍背上的大肉,按潮汕牛肉的說法,這一塊應該叫“吊龍”,還連著更內側的“裏脊”。
肥瘦均勻、肉汁飽滿,不膩也不柴。
當然,那是按常規家畜來說,野生動物另當別論,更何況是野生的恐龍。
“摸著感覺還行。”
手掌反饋回的觸感沒有很硬,肉質說得過去。
白堊紀時期氣溫偏高, 比人類存在的現代高5到10度, 不能再耽擱直接把龍肉架上火烤。
漸漸有肉香味飄散開, 鴨龍的外皮明顯收縮卷曲,肌肉在美拉德反應下漸漸黃褐。
拿樹枝做成簡易的筷子戳一戳,於閑判斷出“鴨肉”差不多熟了,夾起一塊吹吹,送入口中。
“還不錯誒…”
鹽生百味。
鹹味是絕大多數烹飪的關鍵底味,在沒有加鹽的前提下能讓於閑感覺說得過去,意味著戈壁鴨龍或者鴨嘴龍科整體的很適合作為食材。
吃飽喝足睡一覺,將靈魂力量回到全滿。
於閑站在大草原上再看一眼充滿魅力的巨獸世界。
“等這趟忙完,我還會回來的!”
在操作界麵點擊太極化遁,沿著來時的時空軌跡返回,又是那股頭昏腦脹力倦神疲的感覺,於閑坐在堅硬的石板上。
這處封閉的石穴沒啥變化,繪師甲還在邊上勾勾畫畫,它見於閑回,來湊上前想要問些什麼,又感覺到精神力量實在薄弱,擺擺手示意於閑休息。
再睡一覺,於閑被饑餓感喚醒。
明明在恐龍時代吃了一大頓龍肉, 不至於睡一覺餓成這樣。
通過太清屍解觀察體內情況, 於閑很快清楚其中緣由。
不能帶著身外之物穿越恐龍時代, 並返回也同樣不可能帶著東西回來, 否則拉出來的粑粑裏沒準能提取恐龍的DNA。
盡管隔了一段時間才回到當前時空,於閑的狀態和出發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