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打造強國工業(3 / 3)

廣東省的礦產資源多數屬於貧礦,礦石組成複雜,礦石中往往是多金屬共生,有用礦物嵌布粒度細。如鉛鋅礦中含鉛、鋅、硫、銀等多種有用元素;鎢礦除含鎢之外,還含有銅、鋅、錫、硫等。有一部分鐵礦中,含有錫、鉬、鎢等有用成分,有相當多的礦山的有用礦物嵌布粒度在-200目以下,甚至更細,因此選礦難度較大。

正因為廣東省的選礦難度大,各國列強們受限於礦藏探測技術的不發達,所以從1840年以來,列強們在廣東開采幾百處礦點最終都以賠錢而告終。

此時,列強們都認為廣東是個貧礦省,因此放鬆了對廣東的資源掠奪,使得廣東民間小礦場公司得以生存下來。相比山東、直隸、湖北等地的民族企業來說,廣東民族企業受到的列強滋擾和擠壓力量都很小,盈利多些。

天網一共探測出廣東有129種礦類,具備工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有59種,分布在廣東各地的礦山總數有6105個。其中大型礦產約占10%,中型20%,小型70%,固體礦產儲貯量超過大型者有300多處。其儲貯量占全國前五位的有34種。其中占第一位的有高嶺土、石英、水泥粗麵岩、鍺、碲等;占第二位的有鉛、鉍、銀,占第三位的有錫、鉭铌、硒、冰洲石、‘玉’石等,占第四位和第五位的有硫鐵礦、陶瓷土、稀土、鋅、汞等。富鐵礦、鎢礦、鈦鐵礦和金礦在全國亦占重要位置。

龍嘯卿利用大都督職權,將這些礦藏所在區域全部圈占下來,在廣東建立6105個公司。

其中由龍氏重工直接下屬的子公司控製著廣東的重工業礦區。龍氏重工在廣東凡口建立大中型鉛鋅礦場4處,設計年產鉛、鋅金屬量15.6萬噸。在大寶山、大頂山河雲浮山三個總儲量超過3.5億噸的鐵礦山建立大寶山鐵礦、大頂山鐵礦和雲浮硫鐵礦,設計年采鐵礦石523萬噸。廣東有大中型鎢錫礦山19處,龍氏重工在儲量最大的鋸板坑設立鋸板坑鎢錫礦業公司,設計年采礦石鎢礦8萬噸,錫礦10萬噸。

金銀礦區全部由龍氏重工控製,分別設立河台金礦廠、新洲金礦廠、廉江銀礦廠等三大金銀礦業公司,設計年產銀132噸,金1354公斤。

諸葛青雲跟龍嘯卿計算過,光龍氏重工直接控製的重工業礦山50處,需要投入1億美元資金才能實現正常運作。

而其他6055處礦山全部建設完成需要6億美元,對此龍嘯卿的應對辦法便是將這些礦山抵押給列強們,然後借到巨額貸款後再放貸給廣東民間,讓廣東民間老百姓組成各個礦業公司進行開采和運營。

這樣一來,可以充分調動其廣東老百姓的積極‘性’。

龍嘯卿知道,單靠龍氏重工一個重型企業是沒辦法完成強國工業目標的,隻有將廣東的各個階層全部調動起來,讓大家一起參加才行。

民族工業發展緩慢,一來是找不到有利潤的礦藏,二來是沒有資金,第三是遭到列強同行積壓。

龍嘯卿有天網幫助,解決了第一個探測礦藏難的問題;再通過抵押礦山從列強那裏借來巨額資金,然後低價放貸給民間,這樣就可以解決第二個資金困難的難題;至於第三個問題,龍嘯卿並不擔心,因為他準備用龐大的軍事工業來帶動民族工業發展。

如此三個問題解決後,龍嘯卿相信廣東的工業將會突飛猛進,追趕列強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