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卿見這些圖案具備代表‘性’,即複雜難以模仿又是百姓們容易辨認的圖案,因此點頭同意。
7月22日,龍嘯卿身穿大元帥禮服,在總督府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聯合政fǔ臨時大都督,來自國內外賀電和記者無數,擁擠的總督府內水泄不通。
林嫦曦親自為龍嘯卿拍下了帥氣無比的大總統全身像,而林嘉璈則把照片改為半身照加入新幣圖案當中。
由於龍是中國的圖騰,而龍嘯卿又姓龍,於是新幣便有了稱呼“中華龍幣”、“龍幣”,而民間則通俗稱其為“龍頭錢”、“大龍頭”“龍頭票”等等,後來民間有了大量的老舊龍幣,而龍嘯卿也到了老年,因此民間又戲稱為“老龍票”一直延續下去。
龍幣最終在24日定樣,正麵的圖案是各種神獸、瑞獸。有降世青龍圖、白虎越澗圖、鳳翔九天圖、神龜出海圖、麒麟送瑞圖等等,背麵是龍嘯卿的半身大總統畫像。還有超過三十多種輔助圖案,這些圖案配合主題圖案,使得紙幣的複雜程度增加了幾百倍,但並不失並‘精’美。尤其是使用了專業染‘色’顏料,加上‘精’湛的畫工,使得各種圖案栩栩如生,有著強大的藝術欣賞價值。
龍幣分作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下有5角、2角、1角,再下是5分、2分和1分。
龍幣圖案設計完畢後,林嘉璈等人立即投入緊張的製版工序,他們要趕在各省代表團抵達廣州組成臨時政fǔ參議院之前將龍幣發行出去。
製版工序是對紙幣的防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紙幣印製技術中防偽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製版。紙幣的製版基本可分為手工雕刻和機器雕刻兩種。紙幣的製版,是針對設計原稿中的主圖、‘花’紋、‘花’飾、線條、文字等進行作業的。主圖,如紙幣上的人物、風景等是通過手工雕刻成原模的,而文字、線條、幾何圖案等由機器雕刻,通過照相方式,製作成母版。原橫和母版打樣之後,經過政fǔ審核,然後‘交’由鑄幣廠方可製作整張印版。
製版工序極其嚴格,所有參與人員全部簽署保密協議,並且接受政fǔ監察部‘門’定期對其個人、妻室、親人朋友進行審查,以確保不會泄密。
樣板在這種情況下製作出來,然後秘密送至鑄幣廠進入印刷工序。
這涉及到印版的集合調理、紙張、油墨、印刷機等方麵。紙幣是通過專用的印鈔機印刷出來,紙幣和油墨兩樣材料都是由國家保密特製的,目的是加強紙幣的防偽功能。
龍幣的尺寸長寬厚不同於世界各國的現有紙幣尺寸,因此鑄幣廠從國外高價買回了500套印刷機,然後再秘密改造成龍幣的相關印刷尺寸。
提到防偽,那是龍嘯卿最為關心的一個環節。
紙幣的製造不是簡單的一首工序就能做出來的。在一個印鈔廠要經過多道工序,比如,泡水印、加彩‘色’纖維、做‘陰’陽互補圖案、加盲文點等,印製後的鈔票是一整大張的,最後經過裁剪、過數、紮把等工序。
最後,會把這些印製好鈔票進行轉移,做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加印票麵序列號。加蓋後由央行發放給各大商業銀行,由此在社會上才會流通開來。
紙張曆來是紙幣的傳統防偽手段之一,至今采用與人民幣相同紙張的假幣依然鮮見,可見,紙張是防偽的有力手段。但是,擁有高科技手段的假幣集團也可以造出令一般老百姓難以分辨的紙張,再者,紙幣越舊,越難分辨。而且,許多人對假幣的分辨僅限於在驗鈔機的紫外線照‘射’後是否報警,其實,懂化學的人都明白,驗鈔機報警僅僅是紙張產生了熒光效果,而產生熒光效果的隻是因為造紙時添加了熒光增白劑,由此可見,要造出可抵抗紫外線的紙張並非難事。
不過,那是一個世紀後的事情了,對於此時的龍嘯卿來說,那些是不用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