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廣東鐵路網
感謝風野狂龍、大漢國姓liu,特別感謝大漠裏的胡楊樹的慷慨打賞!
~~~~~~~~~~~~~~~~~~~~
廣東試點改革委員會擬定建設汽車工業的同時,也出台了一係列相關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法案。
首先就是修建省內公路,連接廣東省內各個縣城之間的通道,滿足‘交’通需要。此時,各個縣城之間的公路很多,都是民間商人和百姓集資修建的。當初廣東軍政fǔ將廣東的大小礦山承包給商人們後,各承包商們開始建設礦廠采礦的同時,也著手開始修路。
修路不僅方便礦山上的礦石運出去,同時也方便百姓走動,因此商人們占大股份,老百姓占小股份,組成公路委員會集資修路。
而商人們不會去獨立承擔礦山的經營風險,雖然有政fǔ的貸款,但是商人的謹慎小心使得他們聯合礦山工作的工人們一起承擔風險。
這樣一來,礦山和公路都成了股份製,由商人、工人和礦山附近百姓集資控股,形成了路礦委員會。
當初清政fǔ為收回路礦權利,改為政fǔ辦理引起了保路運動從而掀動的辛亥革命。
如今廣東獨立後,軍政fǔ自然不會走清政fǔ老路,因此路礦繼續由民間集資辦理,有政fǔ路礦管理中心統一對他們實施監督管理,調節糾紛。
民間的路礦多為方便礦山的礦石外運而修建,資金由礦山收入來填補。而且他們修建的多為鐵路,雖然距離不長,但運輸礦石的成本比騾馬運輸要低得多。同時,他們在鐵路沿線修的公路也都是土路,不適合機動車輛快速行進。
廣東試點改革委員會成立的路礦管理中心主持的省內公路建設包括水泥路和鐵路兩部分。
由於這個時代的汽車輪胎和減震係統做的很差,因此公路汽運需要十分平坦的路麵,否則一輛汽車很快就會顛簸的報廢掉,維護成本也非常高。
公路作為連接各個城縣的主要‘交’通樞紐,其作用非常大,一條平坦而快捷的公路可以加速節點上的城鎮發展速度,商人的貨物、老百姓的農副產品等可以快速外運出去換得資金,進而促進城鎮的工農商業發展。
在軍事上同樣重要,公路可以方便政fǔ軍快速投送部隊,取得快速機動的戰略戰術優勢。
不過,廣東軍政fǔ為了刺‘激’汽車工業和完成軍隊運輸機動化,將會向中華汽車公司訂購大量的乘用汽車、火炮拖車和軍隊投送、後勤運輸卡車,本來使用這些機動車輛的油耗和維護需要高額的軍費支出,如果在土路上頻繁使用的話將會更加增添維護保養開支。
既然這樣,不如將這筆開支節省下來,用於改善公路狀況,通過政fǔ經濟刺‘激’計劃,直接將省內土路改建成水泥路。
水泥路需要耗費大量的水泥來修建,廣東雲浮擁有上百億噸龐大的水泥粗麵岩礦區,龍氏重工雲浮水泥廠和其他大小三十家民營水泥廠在此落戶,軍政fǔ將這些水泥廠集中到一起,組成雲浮工業區,以生產水泥‘混’凝土為主要產品,成為廣東建設用水泥基地。
政fǔ修建水泥公路,雲浮工業區水泥基地內的各大水泥廠紛紛接到了大量訂單。龍氏重工被政fǔ要求將其在瓊州府的水泥廠的生產技術共享給其他新建水泥廠,龍嘯卿對此是支持的,因此龍氏重工將購買自山東德國膠奧水泥灰公司的先進水泥生產技術共享。
這樣一來,承包了水泥粗麵岩礦區的商人們剛剛建設完成水泥廠相關設施便得到了龍氏重工先進的水泥生產技術,可以立即投入生產。
而廣東軍政fǔ首批訂單便超過了20萬袋水泥,使得這些剛剛成立的水泥廠和水泥粗麵岩礦山直接運轉起來,他們不需要懼怕列強在廣東的幾家水泥廠的競爭和打壓,從而一開始起步就得到了政fǔ的支持,按照政fǔ的預計,當政fǔ將廣東省內水泥公路修建完成後,這些水泥廠的生產能力和生產工藝技術將會達到列強國家的先進水平,到時候即便不用政fǔ訂單,他們也可以和洋人公司一較高下。
無疑,廣東軍政fǔ修建公路的第二個深層次目的同樣是以政fǔ采購來帶動民間水泥工業的進步和發展。
長一公裏、寬三米,厚16公分的水泥公路需要耗費4000龍幣左右,其中3000龍幣消耗在水泥等材料費上,剩下的一千龍幣為支付壓路機、打磨機、車馬運送費用和人工費用上,修路同樣可以帶動民間就業機會給閑暇時的老百姓帶來額外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的錢去購買商品,從而刺‘激’商人進貨出貨,而政fǔ再從商人身上收取賦稅,進而完成了一個資金大循環,利國利民。
廣東軍政fǔ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但也不會胡‘花’。水泥公路建設並非直接通入村落,那樣耗費巨大,而且通往農村有良好的沙土路就足夠,不需要修建水泥路這樣的高規格。
水泥路從臨時首都廣州城一直連接到各府縣的縣城所在地,而再往下則是一些有著礦山和工廠等需要公路的小村鎮才會通水泥路。
政fǔ不是盲目的投入巨資修建,廣東軍政fǔ計劃三年內完成兩千公裏水泥公路建設,分作三期進行,一期主要目標先連接分布有礦山區和工農商業基礎好的城鎮,二期目標連接具備發展潛力的城鎮,三期才是為沒有任何工業、商業和農業潛力的地區。
修建水泥公路直接帶動了廣東雲浮工業區的發展,以及其他相關產業鏈的鏈動效應。
接著是修建鐵路。鐵路同樣是民營,不過政fǔ要幹預他們不要盲目修建,防止造成鐵路‘交’通‘混’‘亂’。
由於廣東一下子多了六千多處具備工業開采價值的礦山,這些礦山承包給民間後,掀起了修建鐵路的狂‘潮’,因為礦石需要外運出來,陸地上鐵路的運費最低。
這些礦山遍布廣東省各地,有的一個府縣內有幾十座大中型礦山,而各個礦主都修鐵路外運礦石,如果政fǔ不加以幹預的話,他們可能會爆發衝突,甚至‘亂’修路影響政fǔ的‘交’通布局。
為此,廣東試點改革委員會‘交’通部下發了強製‘性’文件,要求所有礦主不得‘私’自修建鐵路破壞‘交’通秩序,所有鐵路審批需經過‘交’通部審核才能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