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誓死捍衛(2 / 2)

為何這麼說?

由於張瑾不想魏千秋的人知道他為朝廷除了這麼多錢,所以,不能對外公開。

於是,張瑾的這筆錢,隻能以國庫的名義出。

也就是說,張瑾拿這麼一筆巨款出來,隻有皇帝和蕭權知道。

今天,蕭權便是拿著春曉圖進宮,為張瑾給皇帝送黃金來的。

送完黃金,蕭權還坐了下來,與皇帝聊了一些事兒。

蕭權說,魏千秋如今是真的窮,建監國府之事,迫在眉睫,魏千秋一定會打這筆錢的主意。

正巧,皇帝也想到了這個點子上,皇帝微微一笑道:“多謝帝師提醒。”

“帝師可有什麼法子,能讓魏千秋主動放棄搶這筆錢?”皇帝眉眼一揚,眸光殷切地看著蕭權。

蕭權主意多,且向來不按套路出牌,又管用,皇帝對蕭權的主意愛不釋手。

“古語有雲,兵不厭詐。”蕭權邪邪一笑,然後道,“魏千秋天不怕地不怕,不過他最怕徹底失去民心,陛下可以利用這點。”

這一招,簡單方便,還巨有效!

在百姓心中,魏千秋的名聲已經臭了,因此,明麵上,他不敢再做出傷害百姓之事。

隻要將魏千秋準備謀劃搶奪賑災款之事大肆宣揚出去,傳得大街小巷人人皆知,鬧得沸沸揚揚。

這樣一來,這事自然會傳到魏千秋的耳朵裏,魏千秋便會想,賑災款一旦丟失,不管是不是魏千秋搶的,百姓都會認定是魏千秋。

出於顧慮,魏千秋便不敢有所行動。

不僅如此,他還得派人暗中留意,有沒有人打賑災款的主意,以防自己再次背鍋。

皇帝一聽,不由豎起大拇指道:“此計甚妙!”

但是放出魏千秋的這個消息之前,皇帝與蕭權商量了一番,皇帝采用了蕭權的又一個意見,命人先出了一則通告。

通告的意思是,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朝中眾臣慷慨解囊,共計三百九十八萬兩黃金,另國庫出兩百八十萬兩,助京都百姓重建家園,度過此難關。

也就是說,國庫的這兩百八十萬兩,其中有一百零二萬兩是張瑾的,國庫實則出了一百七十八萬兩。

這消息一出,京都之中一陣沸騰。

早前,他們就得到消息說朝廷正在籌資為他們重建家園,但是還不知道金額是多少,如今消息已經明文公布出來,一看加起來有六百七十八萬兩這麼多,京都的百姓高興不已,紛紛謝天謝地,對著皇宮的方向行跪拜之禮。

感謝朝廷沒有拋棄他們這些苦難的百姓!

百姓們都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等待朝廷的行動。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說魏千秋準備劫賑災款的消息從一個茶樓悄悄流出,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以風一樣的速度,迅速傳遍整個京都。

京都之中的百姓,才看到希望,這就傳出魏千秋要劫賑災款的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

事關百姓的生計,這回,整個京都人聲鼎沸,紛紛討伐魏千秋,他們手裏還抄著家夥,全城尋找魏千秋的身影。

他們的口中還喊著”誓死捍衛賑災款“的口號。

一時間,京都之中人情空前激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