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貝帶蕭家軍亡魂回京都那件事,最有說服力。
為了不讓蕭家軍亡魂進京都,魏千秋棄病入膏肓的魏貝不顧,拒他於城門外,堅持不讓他進京都。
後來,更是揚言必要時候可以殺了魏貝。
太後跟魏千秋是同一類人,在太後眼裏,魏餘就相當於魏千秋眼裏的魏貝,必要的時候,也是隨時可以舍棄的。
這點,身為一個沒少看電視劇的現代人,魏餘怎能不懂?
以魏餘的性格,他沒趁著太後泡在井裏踩她兩腳,已經是仁慈。
聽了蕭權的話,皇帝的臉上有一閃而過的尷尬和羞愧。
估計是為自己這般猜疑劍宗而產生的吧。
蕭權淡淡一笑道:“陛下請放心,為師用人格保證,此事定非劍宗所為。”
人格?
皇帝意味深長地看著蕭權一眼,似乎在說,帝師你有人格嗎?
蕭權向來行事不按套路出牌,行事作風乖張,不拘一格,哪裏來的人格一說?
不過,蕭權的話,皇帝還是相信的,他說不是劍宗所為,那便不是。
皇帝點了點頭道:“朕相信帝師所言。”
這時,蕭權想起一件事,剛才皇帝說他派人在京都之中搜查,未能搜出太後的蹤影。
守城門的將士也說沒有發現可疑之人出城。
而離開京都隻有城門這一條路可走。
若太後真的出了城,應當在太後失蹤之事還沒人知曉之時已經出了城。
那個時候,出城應該不用太過注重,隨意喬裝一下便能出去。
而太後被白印所傷,又被泡在水井如此久,她的身體自然比不上正常人。
怕是連路都走不了。
如此的話,她就要坐馬車或者有人背她出城,這樣一來,定然引人注目。
既然守城的將士沒有發現異樣,太後和救太後的人,九成九還在京都。
至於他們藏在了哪裏,這個地方還得細挖。
經蕭權這麼一分析,皇帝雖然覺得有道理,可他的人已經暗暗把京都搜了個遍,也沒有發現太後的下落。
蕭權道:“即使是全城搜,也總有讓人鑽空子的地方。”
或許有哪些地方,是他們疏忽了的。比如皇宮。
萬一太後和救她的人,為了躲避搜查,就藏身在皇宮。
又或者有哪些地方,他們覺得沒有必要搜的,比如一些被封了的府邸。
甚至有些地方,是他們無法看到的,比如地下室什麼的。
蕭權所說的這些地方,都有可能是太後和救她之人的藏身之地。
在沒有確切的目標和別的線索之前,如果想盡快查出太後的下落,蕭權建議皇帝側重搜一下前兩個地方。
至於密室什麼的,搜起來不是那麼的容易。
在京都,有密室的宅子不在少數,而且既然是密室,人家是不會告知的,有也會說沒有。
而太後失蹤之事隱秘,隻能暗中調查,不宜聲張,所以,大張旗鼓地搜查人家的地下室,諸多不妥。
皇帝明白蕭權之意,如今也隻能按照蕭權所言,重新搜查一遍。
搜查便從皇宮開始。
皇帝當場就下令,派人暗中查看皇宮每一個角落,看看有沒有太後的下落。
蕭權當然知道,他的這個建議,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同公主和蕭明秋還在妹喜的宮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