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歡喜聽到了呼喊聲,便停下來看了一下,發現了易細根的位置,便跑了過去。

“細根叔,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救你你小子這細胳膊細腿的,能幫上什麼忙,不添亂就不錯了,你上那邊先坐著休息一會兒,等都準備好了我再叫你。”

“那我就在這兒坐著,等您弄好了和我說一聲就行了。”說完,易歡喜便找了一個青石塊坐了上去,靜等出發。

這倒也不是易歡喜懶,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哦,雖然說心裏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此身才十歲出頭,實在是幫不上什麼忙,畢竟運糧是個力氣活兒。

等到一切都準備好,準備出發的時候,易細根便和易歡喜說了一聲,讓他跟在自己身邊,並囑咐到:“歡喜,這一趟去城裏比較遠,你要是走累了就到板車上去歇會兒,等到了,鎮裏的公社不要亂跑,等我們交完公糧再出發去城裏。”

“好的,細根叔,我能行,身體壯著兒呢,不用坐板車。”

板車是五六十年代的一種人力車,用來運東西的,在二十世紀的農村應該還有少量保存,但是這個年代可是運貨的主力。

易細根也沒說太多,說了幾句,大隊伍就一起出發了。

剛開始,易歡喜還覺得一切都很新鮮,畢竟在這個時間段的兔子正處於新舊交替的時間段,一切百廢待興,一路上也有很多富有年代特色的東西。

例如一些富有年代特色標語:家養一隻兔,不缺油鹽醋;打更巡邏保平安;一定要解放台灣;堅決走政治建隊的路線;偷電可恥;堅決擁護領導等等一係列標語。

作為一個後世人,看到這些標語,還是感覺很新奇的,一路上也碰到了許多其他大隊運糧的隊伍,交公糧都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交的,因為有的人不是和大隊一起交,也有個人自己來交的,這要是沒有一個固定的章法,這不就亂了套了嗎。

兩個小時候,易歡喜躺在板車的裏裝好的大米上麵,時不時側著臉打量一下旁邊的運糧的隊伍,這還真不是易歡喜嬌氣,確實是路程太遠了,估計走路到鎮裏估計要4個多小時,怪不得大家一早就出發了,要是出發的時間不早一點,估計中午都到不了。

易歡喜倒也沒有感覺太難為情,因為坐在板車上的不止他一個人,確切來說還有很多小孩坐在父母擔的扁擔的兩邊的簸箕裏,應該是孩子鬧著要一起,所以帶出來一起湊湊熱鬧。

一路上,各個隊伍裏大家都換著推車和擔簸箕,休息的人便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都是附近大隊的熟人,小時候一起玩的,大了都有各自的事兒,雖然離得不遠,但是一般沒啥事兒也很少見麵。

所以,借著這個機會,大家都聚在一起,聊聊各自村裏麵的八卦,順便吹吹牛,一路歡聲笑語,好不自在。

易歡喜也沉浸在這個氛圍當中,感受著時代的氣息,而自己正身處其中,在這個似是而非的時代中,自己的到來又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呢,易歡喜暗暗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