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張家祖孫二人之間發生的事兒易歡喜還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了易歡喜也不會太過在意。
因為就像張老爺子所說的那樣,房子的事兒確實是易歡喜給張軍波的考驗。
雖然易歡喜很張軍波說的比較
籠統,看上去比較隨意,但是這反而更難,這也不是易歡喜故意為難張軍波,而是易歡喜確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房子是怎麼樣的。
但是,就像張老爺子向張軍波所叮囑的那樣,如果張軍波補是很上心的話,易歡喜就像後世的甲方那樣。
雖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是當你把東西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就知道他不想要什麼了。
張家的事兒,易歡喜準備先放到一邊兒,他現在這在忙一件更重要的事兒,那就是去拜訪程叔。
程叔是易歡喜對自己父親戰友的稱呼,他的全名叫做程應樟,也是京城人,當初和易父一起參軍,後續作戰期間,兩人也一直在同一隻隊伍裏麵服役。
當時易父犧牲的時候程應樟是連長,而易父則是連指導員,兩人也算是在一起搭班子過活的,所以兩人之間的感情是外人所難以想象的。
當時易父服役的部隊叫做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這個也是易歡喜爺爺之前所在的隊伍,所以父親入伍之後也進入了這隻隊伍服役。
說起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在它入朝之後的部隊番號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那就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第十五軍,也就是上甘嶺戰役的主力作戰部隊。
上甘嶺戰役曆時43天,我軍投入4.3萬多人,傷亡1.15萬多人,產生三等功以上的各級戰鬥英雄12347人,戰該軍總人數的27.5%,而易歡喜的父親也是犧牲在了這場戰役當中,程應樟也在這場戰役當中負傷之後退役到了地方。
所以程應樟在退伍之後,會經常來看望易歡喜,特別是在易中河夫妻去世之後,還提出了收養易歡喜的提議,他是真的把易歡喜當做自己的兒子來看待了,甚至比自己的兒子還親。
而易歡喜去拜訪程應樟的目的也是為了自己今後的規劃。
易歡喜目前正在讀初中三年級,剛剛中考完,九月份開學之後就是上高中了。
之前的易歡喜的成績在學校也算是名列前茅了,不過很可惜,還是沒考上中專,隻能上高中了。
這個也得多虧易歡喜穿越前剛剛高考完,知識還都在腦子裏,不然再過個幾年估計都還給老師了。
也是可惜了,要是在早點,易歡喜可能還能考上中專,這樣自己的規劃也就更加從容了。
不過現在也不晚,要是自己的想法可以順利實現的話,這樣也來的及。
而易歡喜的這個打算,程應樟正好可以幫上忙。
程應樟在因傷退出現役部隊之後,因為其作戰期間英勇的表現,榮立了一等功,退役後在北京東城區擔任區統戰部副部長。
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擔任區統戰部部長了。
說起統戰部大家可能比較陌生,舉個例子吧,像一般的統戰部部長都是入了同級黨委常委的,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這也是易歡喜去找程應樟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原因所在,因為他確實有這個能力。
至於到了中專選擇什麼專業,畢業後分配的單位易歡喜都已經想好了。
那麼易歡喜該怎麼選擇呢,其實他也不知道,不過縱觀情滿四合院這部劇的劇情,紅星鋼鐵廠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易歡喜熟知劇情,這樣,易歡喜要是在紅星鋼鐵廠的話,就更能如魚得水了。
所以種種因素分析下來,紅星鋼鐵廠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如果易歡喜不跳級的話,那就隻能半路輟學,進去當一個普通工人了。
這肯定不是易歡喜的選擇,因為一個普通工人的身份再加上自己的年紀,想要在那個院子裏麵立住腳,清潔易歡喜的能力也不是不行,不過肯定是事倍功半。
這肯定不是易歡喜想要的,所以還是跳級這個選擇才是最好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易歡喜想要快點離開那個所有人都熟悉易歡喜的地方。
這倒不是怕暴露了穿越什麼的,易歡喜也全麵接收前身的記憶,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而是因為那個地方大家對易歡喜熟悉了,易歡喜不太方便做出改變。
在熟人麵前,你的一點點變化大家都是能很敏銳的發現,同樣的,大家都是同一個村裏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你的一點點變化村裏人都能感受到。
那還不如換到一個新的地方去,最起碼大家對你都不熟悉,你的一切變化在別人眼裏都是你本來的樣子,也不用你過多的解釋。
這同樣也是最佳的選擇。
到時候自己大學畢業之後,再通過程應樟的關係分到紅星鋼鐵廠的話,在分到四合院裏頭的話,最低也是一個幹部的身份。
這樣起點最起碼也就高了,那麼同樣,說話的份量也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