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雖然不能買賣,但是還是有很多方式可以操作的。
就像是之前易歡喜和程應樟提的那樣,程應樟知不知道房子不能買賣,肯定知道呀,但是他為什麼可以爽快的答應易歡喜的請求,那當然是他能做到這件事兒呀。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件事兒挺難的,但絕對不包括程應樟。
而且這種事兒很多人都在做,隻是手段各有不同而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單位裏麵有房子的同誌發揚風格,將房子讓給沒有房子的同事,並且這種事兒隻要單位同意就行了。
所以,隻有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隻要有市場,那麼一切的困難都是有法子可以解決的。
跟在富江的身後大概走了十多分鍾之後,便來到了今天的第一個院子。
院子看起來年代應該挺新的,應該是民國時候建的,算是一處比較新德四合院,進門是個院子,有兩個廂房和一個大廳,規規矩矩的一棟四合院,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也不怎麼出彩。
看完這個之後,便前往了第二棟院子。
第二棟就好了很多,看樣子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宅子,進門一個前院,旁邊還有兩個廂房,應該是之前府裏下人住的,在往前走便進了內院,有一個花園,還有好幾個廂房,說實話,易歡喜一眼就看中了,但是有一個不是缺點的缺點,那就是周圍太熱鬧了。
要是放在後世,這完全是一個優勢點,但是放到現在,特別是對於易歡喜來說,這就是一個缺點了。
所以易歡喜便隻能忍痛放棄,準備看下一套房子了。
後麵兜兜轉轉看了好幾套房子,最終易歡喜定下來了一套,房子的位圖和第一棟房子差不多,隻不過看起來更加寬敞一點,同時也多了一個儲藏間和地下室,這樣對於易歡喜來說,在合適不過了。
就這樣,易歡喜當場拍板聯係了房主,把這套房子買了下來,通過一陣共同之後,易歡喜花了一千五百元買下了這棟院子。
有人肯定會說,既然有這麼多房子,易歡喜為什麼不多買幾棟,以後肯定會物超所值的。
其實易歡喜剛開始有過這個心思,不過沒多久就放棄了這個打算,原因有二:
一是一次性買過多的房子容易引人注目,這樣太過高調了,不符合基本國情。
二是其實從六十年代一直到改革開放,其實中國的物價始終沒有漲,同樣的工資也是保持一樣的水平,消費水平也一樣。
所以要想投資,改革開放之後才是風口,價格差別也不大,而且風險還小,不用像現在這麼麻煩。
定下房子之後,易歡喜便和張軍波一起告別了富江,約好下次有時間過來喝茶。
在離開富家之後,易歡喜便向張軍波說道:
“軍波,一個星期之後在咱們剛剛買的房子裏麵碰麵,到時候開始咱們的第一筆交易。”
易歡喜的話音剛落,聽到他的話的張軍波臉上便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絲笑意:“好的,易大哥,咱們到時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