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轉學事定,新項目(1 / 2)

就這樣,易歡喜交換的事情弄了三天就沒有繼續了。

一個是空間裏有了這一批種苗,很快就能繁育出來了;再一個就是這種事偶爾幹一下還行,要是長期經營下去,那遲早會出問題的。

這就是在一個熟人多的地方行事的不方便之處,都是知根知底的,要是短時間裏變化太大的話,傻子都知道其中有貓膩。

要是換一個新環境就不一樣了,別人雖然同樣會好奇,但是人對未知的事物都會保持一種敬畏之心,特別是這件事不會對你產生不好的影響的時候,別人隻會敬而遠之。

轉眼間,三天時間過了,果然如易歡喜所料,當第一天之後就有大人陸陸續續參與進來了,第三天人就更多了。

所以易歡喜果斷的結束了這場買賣,同時,易歡喜所需要的材料在這三天裏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可以說是一切準備就緒了。

但是易歡喜暫時還不急著去京城,因為這兩天在和村子裏的人閑聊的時候,易歡喜得到了一個信息,這引起了他的注意。

就是以前封建王朝的時候,作為明清兩朝的首都,同時在之後的民國時期一直現在,京城一直都是兔子的政治中心。

既然身為政治中心,那麼自然就有很多風雲人物聚集在京城,所以京城的曆史底蘊很是豐厚,同時也是古建築最多的城市之一。

這就誕生了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那就是木材交易市場。

因為不管是上直皇宮貴族,下直平民百姓,建房子,木材是繞不過去的一道門檻。隻是區別在於木材的好壞而已。

所以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存在於京城周邊有許多的木材種植地,很多種植處之前都是達官貴族成立的,隻不過經曆了民國動亂之後,很多的地方都已經荒廢了,但是建國之後,這個市場又慢慢恢複了,不過都變成了國營的企業。

不過現在和之前不同了,之前木製建築是主流,所以木材需求市場巨大,靠附近的種植地供應遠遠不夠,時常還要從各地大量購入。

不過現在水泥土磚建築成為了主流,木材的消耗可能僅僅隻是維護原有的建築和新建房屋的主梁,所以每年的消耗量不大。

再加上兔子目前的主流是加強工業化進程,埋頭苦幹,爭取早點實現五個現代化,所以其他的都放在了後麵。

同時,每年木材的消耗也不大,所以靠周邊的木材地供應就已經夠了,基本上產量還大大的溢出了。

所以兔子除了幾個大的木材供應地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已經是荒廢了的。

說是荒廢,不過也是物盡其用了的,像是一些沒有納入管理的地方,中間都陸陸續續把已經成材的木料都已經給加工處理好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幼苗或者木齡沒有達到要求的樹木,所以也就沒有管理,讓其自生自滅了。

其實這也和荒廢了差不多了,除非是本地原有的樹種,不遠從外地移植過來的樹木大多是需要人的悉心照料才能成材的。

所以沒人照料基本上和荒廢差不多了,當然不排除會有成材的樹木,但肯定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