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適當表達了自己的吃驚後,程應樟也回道:
“這還真是湊巧了,正好我還愁去哪兒找一個合適的房子給他臨時定居呢,這不一下都解決了嗎。”
接下來,兩人就這個問題大致的商討了一下,交易就大致完成了。
商談的結果也很順利,交易的方案也很完美,避免了之後可能會產生的問題。
解決的方式很簡單。
老鄭還有兩個月就準備退下來,然後準備就準備前往滬上了,解決方案就是接下來的兩個月,易歡喜以一個老鄭遠房親戚的身份,陪著老鄭一起住兩個月。
兩個月之後,老鄭以以後要定居滬上為由,擔心祖宅沒人照顧,所以就將祖宅贈予給易歡喜,到時候再寫一個贈予協議,等過兩年易歡喜在將地契到房管局那裏去備個案,換成房產證,這樣就算是了了。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商議結束,才過了一個上午不到,不過從此之後,易歡喜在京城的名下也正式有了一套房子了。
之前那套不算,僅僅隻是地契在手裏,還不算太保險,易歡喜也不會傻到拿著地契去房管局備案,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要不然你以為易歡喜為什麼要兩年後再去房管局備案,那還不是為了讓附近的街坊鄰居熟悉有自己這麼個人,接受自己身份的帶入嗎。
不然你以為有個地契就萬無一失了,不要把別人當做傻子來看,不然你就是別人眼中的傻子了。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就這樣,兩人就完美的解決了可能存在的風險,而且這個房子的來曆之後也經得起推敲。
商量好之後,程應樟就帶著易歡喜告別了老鄭,然後就往回家的方向走了。
在路上,程應樟對易歡喜問到:
“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一進去就直接問嗎?”
聽到程應樟的話,易歡喜知道程應樟這是在教自己怎麼為人處事兒了,雖然易歡喜已經知道了兩人打的機鋒,但是也不能過多表露出來,所以試探性的回了一句:“為了避嫌?”
聽到易歡喜的話,程應樟笑了一下:
“是也不是,你說為了避嫌,也沒有錯,但是更大的原因是示人以誠,有的時候,做人做事不要太過直接,對一些不是很方便直說的事情,你得委婉的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也會給別人一個回轉的餘地,也避免了別人直接回絕你的尷尬。
但是這隻是一方麵。有些問題涉及到原則問題,這些是打不得馬虎眼的,這你要謹記在心。”
至於是什麼事兒,易歡喜也沒有追問,程應樟也沒有接著往下說,易歡喜自己心裏清楚,不過程應樟應該感覺是這些事以後易歡喜自己會慢慢清楚的,不急於一時,以後有機會再慢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