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衝突醞釀中(1 / 2)

六二年農曆三月十五,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趕工,八百多畝地也不在像以前那樣荒涼了。

一棟棟四層樓高的唐樓建了起來,總共有上百棟房子,按照目前港島的平均人均居住麵積來算,一棟四層高的房子最起碼可以住十戶人家。

加起來,這一片區域可以住四千多戶人家,現在的一戶指的可不是後世的一家三口,最起碼是祖孫三代,一戶最少有五口人。

這樣算起來,就這一篇區域,最少可以容納兩萬多戶人口。

目前工程的進度已經快到尾聲了,之所以工程進度能夠推進這麼快,關鍵還是人手夠多。

現在的信息傳播手段雖然沒有後世那麼發達。

但是口口相傳的威力也是不容忽視,剛開始隻在一部分漁家人的口中傳播。

後來考慮到工地上的飯菜水平不錯,很多漁家人都把自己家裏年級稍大一點的孩子帶到了工地上來幫忙做小工,也不要錢,管飯就行。

剛開始工地負責人還不以為意,來幫忙不要錢隻要管飯,還有這種好事,也就默認沒有製止,後來所有的工人都有樣學樣,都是拖家帶口的過來。

工地負責人扛不住了,就把事情上報到了易歡喜這裏,易歡喜也沒有叫停,反而出麵認可了這件事兒。

最後的工地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人一多,進度就快了。

不過凡事都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成本飆升,主要是食材消耗,畢竟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不過在易歡喜這裏,這些消耗都是不作數的。

但是易歡喜的著一番動作很快就觸及了一部分人的蛋糕。

那就是圍繞著漁家人吃飯的鏟山幫。

鏟山幫就是壟斷漁民手中魚獲的地頭蛇,附近一片漁家人和小漁民所有的魚獲都必須出售給鏟山幫。

同時鏟山幫還充當著“人口販子”的作用。

這個人口販子的含義在於,一般有很多漁家人是熬不過冬天的,而鏟山幫充當的就是放利錢的角色。

既然是利錢,那肯定就是易借難還的。

這些幫派可是吃肉不吐骨頭的,到了時間換不上,那就肉償,家裏的女眷抓過去做外圍,男的抓到東南亞做苦力,賣命。

可以說是敲骨吸髓一條龍。

本來每年年後,都是這群人豐收的日子。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有了易歡喜這個因素,附近的漁民和窮苦人家可以說是有了一條出路,可以過一陣舒心的日子了。

但是對於鏟山幫來說,別人的日子好過了,那麼自己的油水就少了。

這是這群賺快錢的人能夠忍的嗎?

習慣了在金山上討飯吃的人,你讓他腳踏實地的吃飯,可能嗎?

現在鏟山幫也坐不住了,他們怎麼可能看著漁民脫離他們的掌控呢,經過易歡喜這麼一鬧,最起碼這兩年漁民能喘過氣了。

那也就意味著他們這兩年的收入將會暴跌,之所以一開始就沒動手,那也是因為沒有摸清楚易歡喜的來曆。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打探,對於易歡喜的來路鏟山幫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本來還以為是條過江龍,沒想到隻是虛有其表。

所以鏟山幫的人決定今天就行動,絕了這群下等人的念想,羔羊要有羔羊的覺悟,不要總想著脫離這層牢籠。

鏟山幫的老大叫做墨魚佬,以前也是一個漁民,年輕的時候不甘心做一個一輩子被剝削的漁民,所以去混了社團。

經過了十多年的打拚,才有了現在的鏟山幫,在他的控製下,漁民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天不如一天。

鏟山幫話事大佬家裏,鏟山幫的領頭人物都聚在了這裏。

龍頭墨魚仔,社團的兩個打手,同樣是漁民出生的於天陽,越南仔波仔,還有就是師爺鄭青。

這四個人算是鏟山幫的高層,鏟山幫是個小社團,所以也不像港島其他到社團那樣,上萬人,十幾個堂口,鏟山幫總共也就三百多號人。

於天陽是社團的頭號打手,負責解決社團對外的爭端,波仔則是因為心狠手辣,充當的角色是放貸和收賬的角色,師爺鄭青則是負責經營社團的產業。

說是產業,也就是幾家青色夜總會和一個簡單的賭場,麵向的都是小角色。

也是因為收入有限,所以社團一直扥不到擴張。

四個人圍著火鍋交談了起來。

首先開口的是老大墨魚佬。

“師爺,港上那塊背後的老板打聽清楚了嗎?”

“老大,打聽清楚了,應該是一個南洋來的破落戶,據說起手的資金都是典當了自己祖上的那點東西,全投進港上那塊地裏去了,據說有兩百來萬,真他娘的不把錢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