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港島的警局的名頭可是威名赫赫,特別是對於這些黑幫分子來說,進去就得脫一層皮。
雖然易歡喜這樣做可能會對九龍城寨的一些普通居民造成影響,但這是不可避免的易歡喜已經做的很好了。
事實上,易歡喜的準備沒錯,當天就有很多九龍城寨的人在糧行鬧事兒,九龍城寨為什麼在現在的港島臭名昭著,當然是因為哪裏的人大多數不是什麼好人,既然不是什麼好人,那麼鬧事兒不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嗎。
就這樣,當天就抓進去了上百號人,有了前車之鑒,後麵的人就安分了很多。
但是這讓很多居民產生了怨氣。
這股怨氣是真實存在的,既然在易氏這裏發泄不了,那麼當然要找造成和一切的罪魁禍首了。
罪魁禍首是誰,那當然是唐繼宗了。
誰說黑幫的人無情無義,其實錯了,有時候黑幫的人是最講情義的,雖說這次易氏的做法給九龍城寨的居民憑添了很多麻煩,但是奇怪的是,大家並不恨易氏,或者說是易歡喜。
反而暗地裏對於易歡喜的做法稱讚有加,都覺得易歡喜是一個有情有義,關心下屬的老板。
對於這樣一個老板,誰能不愛呢?
對應的,大家對於唐繼宗的意見也都越來越大了,現在已經有很多九龍城寨叔父輩的人在試探唐堯了,在詢問唐堯到底打算怎麼解決這件事兒。
此時的唐堯也反應過來了,自己這次是被算計了,但是光憑這樣,是難不倒唐堯的。
如果沒有這件事兒的發生,或者在這件事兒沒發生之前自己能夠有預見性的知道這件事兒的發生。
可能唐堯真的會放棄唐繼宗,從而保全大局,這樣一來大家也隻會覺得自己顧全大局,對於自己的威望影響有,但是有限,自己可以控製住。
但是現在不行,現在易氏已經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了,自己要是就這樣放棄了,所有的人都隻會覺得自己老了,已經不行了。
就像是獅群對於年老的獅王會將它驅逐出去,但是在九龍城寨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的唐堯知道,此時的自己要是軟了,被趕出去隻是最好的結果,大概率是被趕盡殺絕,全家不得好死。
不要看自己在九龍城寨好像說一不二的樣子,這是自己之前打出來的威名,一旦讓人察覺到自己不行了,總會有人產生或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這事兒很危險,一旦起了一個頭,那麼後來者就會源源不斷,直到自己倒下為止,想到這裏,唐堯不禁感到悲哀。
不過很快,唐堯便隱藏好了自己的情緒,現在不是傷春悲秋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問題。
就在唐堯打起精神,思考解決方法的時候,周福從外麵走進了唐堯的書房,對著唐堯說道:
“唐爺,一些叔父和字頭的話事人在找您,說是有事相商,現在就在客廳等著呢。”
在聽到周福話後,唐堯心道一聲:
果然,該來的都來,跑不了了。
“他們有說是什麼事兒嗎?”
“拐爺他們這倒是沒提,不過看這架勢,估計就是易氏這件事兒沒跑了。”
在聽到周福的話之後,唐堯絲毫沒有意外,畢竟他們這些人能忍這麼久,唐堯就已經感覺很詫異了,現在一起過來,看樣子是商量好的,一起上門來找自己討個說法了。
也不應該這樣說,現在的他們應該還不敢光明正大的像自己發難,說實話,此時的唐堯倒是希望這群人能夠聯合一起像自己發難。
雖然這樣會有一絲風險,但是麵對自己解決不了的矛盾的時候,轉移矛盾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唐堯有信心解決掉內亂帶來的麻煩,這樣一來,矛盾就能轉移了,自己也能借機肅清一下內部,唐堯也看出了易歡喜這個方法的漏洞。
那就是時間,易歡喜不可能用這個借口應付港島居民一輩子,最多幾個月,再多就會給其他糧商機會。
這對於易氏來說,得不償失,所以易氏也很明確的說了,缺糧的時間也就一個月,這種情況最多也就持續一個月。
其實唐堯這點倒是想對了,但是也不對,對的地方在於易歡喜這個方法確實不能持續太久。
但是不對之處卻不是易歡喜害怕給其他糧商機會,而已易歡喜不像壞了易氏糧行的口碑。
口碑這東西建立起來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是破壞起來卻很容易。
長時間的故意製造糧食恐慌情緒很容易傷人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