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東方朔清楚的知道,其實竇嬰心裏一直有著想要憑借太皇太後以及竇氏一族的勢力廢掉劉徹,另立新王,可這一切決然是不會得到竇老太後的支持。
甚至可以說,如若竇嬰真的表露出來想要逆反之心,第一個站起來便是要指著他鼻子罵,堅決反對的便會是竇老太後。
雖說竇老太後不是那麼喜歡劉徹這個孫子,不像是喜歡梁王劉武那般,可卻也不是那麼的反感這個自幼就很機靈,年少之時便英姿勃發的孫子劉徹。
所以像竇老太後這樣一個眼瞎心明,在深宮之中爭權奪勢幾十載的老人,她既是會為了竇氏一族的權利地位與劉徹爭權,但卻也是有著自己明晰的底線。
至於劉徹的母親王太後,就更不用說了。
雖說王太後也與劉徹之間存在母子爭權,可是王太後內心深處還是十分疼惜自己的這個兒子的,所以在劉徹尚且不如現在這般懂事的時候,便是王太後一直在默默嗬護劉徹,為其遮風避雨。
所以說到底,無論是竇老太後還是王太後,其實與劉徹之間無論是爭權還是勾心鬥角那都是有相當程度的底線的,他們絕對不會允許旁人傷及劉徹的根本。
所以,這京都之內,深宮之中真正對於劉徹而言的威脅,便是那些並不流於表麵之上,而是暗藏於洶湧波濤之中的明槍暗箭。
這些人,無須顧慮太多,謀事永遠都是隻考慮自己的利弊,能夠受益多少。
“朕會銘記此事的,多謝曼倩你的再三提醒。”
言及於此,劉徹便是雙手抱拳,微施一禮。
東方朔見到劉徹臉上的一抹凝重之色,也是點了點頭。
不過關於某個人的話語,他卻是深藏心底,根本沒有提及一分。
因為此人對於劉徹的危險,可以說是勝過這宮中的一切危險,此人的對於劉徹的威脅,才是最為致命的。
隻不過,便是一劍橫於東方朔的脖頸之處,東方朔都不會道出這個人的名字,講出此人之事。
所以這些日子東方朔的心裏都是無比的苦惱,如今的他,已經是有些被置身於兩難之中了。
“對了,曼倩,你說公孫度在那傳回京都的書信之中究竟寫了些什麼?”
“你知道嗎?”
聽到劉徹的聞言,東方朔便是搖了搖頭,言道:
“臣雖然未出京都多久,便是發現了公孫度深夜在驛館外的樹林之中飛鴿傳信,但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所以一直都沒有驚動他。”
說起來,東方朔對公孫度的懷疑,其實已經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
之所以東方朔懷疑起了公孫度,便是因為此前他便是在幾次接觸之下都感覺到公孫度的神情以及與自己之間言談舉止有所異樣。
雖然公孫度已經在竭力控製自己與東方朔交談之時的神情舉止,但還是被東方朔捕捉到了。
因為東方朔的察言觀色,識人之術原本就遠非常人,加之他與公孫度之前不說是每日都在一起暢聊,那也是經常相聚交談,可謂彼此之間那是相當的熟悉。
正因如此,東方朔才能夠對公孫度所表現出的一絲絲的異樣有所察覺。
不過東方朔之前雖然對公孫度表現出的異樣有所疑慮,但卻也是不知道其究竟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亦或者說是心中藏著什麼目的。
直到這次出征閩越,在知道公孫度便是劉徹任命的秘密訓練五百羽林軍的統領,心中已是做好了準備,出行之後便是讓常虞一直在密切監視他。
果然,在抵達驛站之後,公孫度便是按奈不住,飛鴿傳信,送回京都。
“不過陛下,據臣所知,公孫度不僅是與京都之內的人有聯係,他甚至與閩越國之間也有聯係。”
“什麼?他還與閩越之間有聯係?”
聽到東方朔的這句話,劉徹終於是神色大變。
要知道公孫度若是暗地裏心懷異心,為他人謀事,那最多也就是隻能說是其心不純,表裏不一,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一般謙虛有禮,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