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胡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少傅,你若是不想答應隨侯之請,剛才為什麼不直接拒絕他?有我父王的命令在,諒他也不敢不出兵。”
“拒絕他?王命的確不可違,但他們也可以不必盡心竭力。其實,他說的也有道理,銅綠山交與隨國的確比留在鄂馭方手中要更有利於大周社稷。可是------”召伯虎重重捶了一下身旁的草地:“我就是不喜歡這種受人脅迫的感覺。”
他突然站起身來,背過手去,對姬胡說:“太子,你應該知道,我大周立國以來都是實行的分封製,諸侯們早已習慣了以‘忠心換取利益’。這次也不例外。”
“以忠心換利益?那沒有利益了,臣子們就不忠心了嗎?”姬胡喃喃自語道。
“太子殿下,臣為大周效忠,決不為個人私利,隻為天下安寧,姬姓社稷綿延不絕!”姬多友表態道。
“好,那我們三人此次便齊心合力,不退楚師,決不回歸!”
三人將六隻手掌緊緊疊在一起,麵對蒼天起誓:“不退楚師,決不回歸!”
夜黑如墨,召伯虎獨自在燭下沉思,他本想打開書簡,但隻看了幾個字,便覺心緒煩亂,再也看不進去。幹脆踱步於窗前,他本要入睡的,發簪早已摘下。清風吹來,散開的長發如細雨般輕拂著自己的臉,讓浮躁的心緒重新歸於平靜。
他不後悔對隨侯的允諾,隻是在心中想起鄂馭方,總有些愧疚之意。自幼聽父親常常慨歎,如今這天下諸侯無論姬姓異姓,皆與周室離心離德,各自的算盤打得山響。本來他還不信,但這次江漢之行,他算是深深感悟到父親所言非虛。雖承王命,隨侯依然敢於和自己這位鎬京來的王使討價還價,不把銅綠山給他,他便不肯出兵。他終於明白,為什麼這些年楚國能夠在這裏日益坐大,原來------
等等,楚軍?召伯虎腦中閃過一個可怕的疑問。隨侯這麼大動靜,楚人會不知道嗎?他們一旦知道,難道不會提前發動攻擊,以爭取己方主動嗎?天哪,怎麼我連這一點都沒想到呢?
“傳令兵,快,命子良將軍趕緊點兵前往山下兩座大營,提醒他們加強防備,楚人今夜怕要劫營!”
這一連串命令把傳令兵搞懵了,他隻得連聲稱諾,在召伯虎的聲聲催促聲中向外狂奔。可是,還是來不及了------
銅綠山下東西兩座大營外,濃密的灌木叢中,無數箭鏃在瑩瑩月色下閃著寒光,正對著周軍轅門的方向,引弦待發。攸地,一支火箭燃燒著疾奔向東大營轅門而去,堪堪射中了繡著“周”字的王旗。霎那間,無數支羽箭裹著熊熊燃燒的火油射向周軍的營帳。一時間,四處殺聲震天,周營登時大亂。
召伯虎站在山腰上,眼看著山腳下兩座大營起火,心急如焚。眼見火勢越來越大,濃煙都漫延到了山上,且夾帶著濃重的硝石與血腥的味道。召伯虎急了,命令牽過自己的棗紅馬,披甲豎冠,準備自己下山營救了。
一身戎裝的姬多友拉住他的馬頭:“你去幹什麼?拉不開弓,提不了戟的,別去添亂了!”
“放開!”召伯虎厲聲喝道:“我是統帥,自然該我去!不然,你一個人如何能救下東西兩座大營,你能分身不成?”
“讓我去吧!”不知何時,鄂馭方已披掛好了,提著一支長戟立於當地。此時的他頗有幾分少年英雄之氣概,朗聲說道:“我身為鄂國世子,自要衛護自己的家園,而不是終日留在山上看孩子。召公子,請遣我出戰吧!”
不知怎的,一看到他,召伯虎就感到一陣莫名的心虛,他躲閃著不去看對方的眼睛:“那好吧,世子,你去救申侯的西營,子良負責東營。如遇楚軍,不得追擊,以防埋伏,切記切記!”
“得令!”二人轉身上馬,衝著山下疾奔而去。
混戰一直持續到黎明時分,熊渠與熊紅父子這回偷襲得手,留下近千具屍體,揚長而去。天明盤點,此次被劫營申侯的西營尚好,因其平時治軍甚嚴,救火及時,士卒訓練得法,隻損失兩三成兵力。可東營可就慘了,不但營帳燒了大半,兵車也大部折損,士卒傷亡近七成之多。
聽完姬多友的彙報,召伯虎仰天長歎,看來此次與楚軍的決戰已經迫在眉睫了。可自己這一方卻隻能依靠隨侯的人馬了,除此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