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九 沙場秋點兵(1 / 2)

“何人敢阻攔天子閱兵?”護衛將軍重黎一聲大喝。

“飛騎尉羌興參見大王!”迎麵一少年將軍在馬背遙遙拱手。

“孤正欲戰場閱兵,小將軍何以阻攔?”

“稟報大王:戰場操演,任何人不得擅入!”

“軍令比王命還大麼?”姬胡臉色沉了下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哦?”姬胡目光一閃:“是子良將軍這麼教你們的麼?”

“那本帥之命是軍命了吧?”衛和悠悠然問道。

羌興一抬頭,拱手道:“衛帥,末將唐突了。”舉劍大喝:“王號!”

穀口馬隊應聲亮出一排牛角號,嗚嗚之聲悠長起伏直貫雲空。旁邊榮夷低聲問道:“自來戰場隻聞金鼓,號聲報事不知何人新創?”

衛和一笑:“有多友大哥在,成周八師此等新創日後可多了去也。”

說話之間,又聞一陣高亢急迫的號聲從穀中遙遙傳來。羌興一揮手,穀口馬隊號聲又起,也是短促急迫。號聲同時,羌興一拱手高聲道:“稟報大王:副帥令某領道入穀!”

姬胡振臂一揮:“走!”顯然便要縱馬飛馳,羌興又一拱手高聲道:“非戰時軍營不得馳馬,王當走馬入穀!”

姬胡又氣又笑:“好好好!走馬走馬,走!”

馬隊進入穀口一路看來,人人都覺驚訝不已。這片遠觀平平無奇的穀地,實則是一片經過精心整修的戰場式軍營,溝壑縱橫溪流交錯,觸目不見一座軍帳,耳畔卻聞隱隱營濤。若非在來路那座山頭上曾經分明看見煙塵旗幟,誰也不會相信這裏是隱藏著千軍萬馬的成周新大營。

一路時有評點的榮夷,入穀後一句話不說隻專注地四麵打量,末了一句驚歎道:“如此氣象,一將之才不可為!大周名將,必成群星燦燦之勢也!”

一旁走馬的姬胡不禁大笑:“借先生吉言,果真如此,豈非天意乎?”

拐過穀內一道山峁,眼前豁然開朗,大軍方陣已經集結在穀地中央。姬多友攜軍師公孫禹赳赳大步迎來,將周王君臣帶到了方陣中央的金鼓將台之下。多友之意,是請姬胡先登雲車閱兵,而後再回幕府稟報整軍情勢。姬胡欣然點頭,吩咐榮夷與衛和兩人同登雲車。

多友帶君臣三人剛剛踏進雲車底層,車外令旗劈下,一陣整齊號子聲響起,車中四人悠悠然升起,平穩快速地直上十餘丈高的雲車頂端。

榮夷驚歎:“雲車不爬梯,真乃神乎其技也!”

衛和笑道:“這都是我那謀士公孫禹的巧思,整日在軍器營與工匠們揣摩,成周八師各式兵器都有改進,尤其是機發連弩威力大增,可以說是今非昔比。”

姬多友打趣道:“禹軍師如此巧思善工,剛來時你還嫌他礙事,總是甩臉子呢!”

衛和紅了臉:“還不是因為母親,總是不放心我。走哪都派人跟著,能不煩嗎?”

眾人皆笑,獨姬胡想起母後番己,麵色悱然。

片刻間,雲車已停。四人踏出車廂,遙見四麵山嶺蒼翠茫茫,片片白雲輕盈繞山,時而盤旋於雲車周邊觸手可及,恍然天上。及至目光巡睃,穀地與四麵山坡都整肅排列著一座座旌旗獵獵的步騎方陣,宛如紅彤彤的胡楊林彌漫山川,不禁人人肅然。

多友渾然不覺,一拱手道:“臣啟大王:大軍集結,敢請大王一閱各軍氣象。”姬胡點頭。

多友對雲車執掌大旗的軍令司馬一揮手:“按序顯軍!”

軍令司馬一聲諾,軋軋轉動機關,平展展下垂的大旗猛然掠過空中,雲車下頓時戰鼓如雷。

“鐵騎方陣,一萬!”多友高聲喝令,也算是對周王姬胡的稟報。

穀地中央突然豎起一片雪亮的刀劍,萬馬蕭蕭齊鳴,鐵甲爍爍生光。

“步軍方陣,五萬!”

大旗掠過,東麵山塬長矛如林,南麵山塬劍盾高舉。

“連弩方陣,一萬!”

西麵山坡一陣整齊的號子梆子聲,萬千長箭如暴風驟雨般掠過山穀飛過山頭,直向山後呼嘯而去。

榮夷驚問:“一次發箭幾多?射程幾許?”

多友答道:“大型弩機一千張,單兵弩機五千張,一次可連發長箭兩萬支!射程一裏之遙!”

榮夷不禁驚歎:“如此神兵利器,天下焉得敵手矣!”

“大型攻城器械營,一萬!”

雲車下大道上一陣隆隆沉雷碾過,一架架幾乎與雲車等高的大型雲梯,一輛輛尖刀雪亮的塞門刀車,一輛輛裝有合抱粗鐵柱的撞城車,一具具可發射胳膊粗火油箭的特製大型弩機,一輛輛裝有三尺厚鐵皮木板可在壕溝上快速鋪開的壕溝車橋等等,或牛馬拉動或士兵推行,連續流過,整整走了小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