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五 冬至小宴(1 / 2)

梅伯一拱手回道:“國公爺放心,老奴這便出發,決誤不了公爺的大事。”

“慢著,等一下!”

梅伯旋踵問道:“公爺還有何吩咐?”

“你這消息-------莫不是從姬伯顏那裏探得的?”

“正是。仲文那小子門吏做得腦滿腸肥的,隻消一施壓,管保到他哥哥那裏哭喪死纏,沒有錯的。”

周公定眯縫著眼道:“如此甚好。隻是這招如果用多了,人家也就不在意了。以後若不是有緊要關節,莫要動這條線。”

“諾!”

冬至這日,周厲王姬胡在洛邑行宮舉辦了宮中小宴,隻邀請近臣參加。

冬至者,冬日到也。此後經小寒大寒兩個節氣,便到了萬物複蘇的立春。先秦時代,中原各國將冬至節氣分別稱為至日,長至,短至。

“至日”取其本意——此日最冷,冬日至矣!“長至”,取其一年中此日夜晚最長之特點。短至,取其一年中此日白晝最短之特點。無論如何稱謂,在古人發裏,冬至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節氣。其根本處,在於冬至是寒冬將到一元複始的轉換時節,漫長休眠的窩冬期即將結束,勃勃生機的春日即將來臨。

因了冬至至冷,且具寒盡春來之象征,中原各國有冬日暖湯酺的習俗。暖湯者,熱食也。酺者,聚飲也。實則是親友相聚,大吃一頓熱熱火火的滾湯飯。此風流播後世,有了冬至吃熱湯餃子的習俗,不吃熱餃子,便是“不過冬”。也有了俗諺:“冬至不過冬,揚場沒正風。”此為後話。

姬胡雖不在意吉凶之說,但架不住內侍賈的勸說,天子出巡在外,事事都得踩個吉祥的步點才是。再說,召伯虎與兩個王弟皆在鎬京,姬胡難免生出孤寂之感,也想借此機會熱鬧一下,便同意了在別宮偏院設宴,隻款待榮夷等近臣。

有內侍賈和祁仲操持,行宮諸般事務極是整順。冬至這日正午,洛邑行宮一片喜慶祥和。姬胡沒有知會其他諸侯與官吏,隻請來了榮夷,重黎,衛和這三位,本想邀請姬多友,但成周大營委實離開不得,隻能作罷。

因姬胡性不喜拘束,自然不喜歡那些規整的殿閣,冬至小宴便被安排於行宮的偏院舉行。三進院落恰恰坐落於山腰,飛瀑流泉淙淙而下,竹林青綠,胡楊金紅,茅屋亭台錯落於山水之間,一派清幽脫俗的出世氣象。

第二進院子的六開間一排青磚大屋便是正廳,寬敞明亮,除了嶄新的大紅地氈與一色的烏木大案,並無其他任何風雅陳設。

此時大廳中門已然洞開。祁促與內侍賈一左一右正色站立於門廳石階之上,眼見姬胡一行遙遙而來,祁仲一聲長呼:“大王到,眾賓入席——”

隨著這一聲呼喝,眾人亦是煞有介事地正衣正冠各入其座。姬胡自然是當仁不讓地入坐王階主座,左手乃衛和,右手席案後是榮夷,下首對麵為重黎。因衛和是成周八師的統帥,又是衛國諸侯,自然要高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