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四 截殺棗陽峪(1 / 2)

應原聞聲來到前隊,看得一眼山勢冷笑著下令:“備用馬匹退後,三騎接踵衝殺,其餘騎士箭雨疾射山坡掩護!”m.X520xs.Com

騎尉躍上山坡的一方大石上喝令:“馬隊退後百步!三騎連環衝殺!預備——殺!”

當先三騎高舉戰刀飛馬殺出,後隊騎士彎弓齊射,箭雨立即封住了山嘴高坡。喊殺聲中應原來到後隊,低聲下令五十名騎士下馬徒步爬上山坡,繞過山嘴襲擊對方背後。他自己也跳下戰馬帶著兩名護衛徒步上山,要在高處俯瞰戰況臨機決斷。

兩名護衛匆忙找到一處堪堪立足的山石,應原上來兩邊一看,卻不禁大吃一驚——右手邊自己的馬隊不斷衝殺,左手邊的山坳裏卻不見任何人馬蹤跡。饒是如此,自己的飛騎卻是連連倒地,已經有十餘騎跌進了峽穀深淵。

應原心念一閃,立即喝了聲停,下令已經上山的徒步騎士縋下山崖前後夾擊。

過得片時,山崖下傳來一聲震蕩山穀的虎嘯。一徒步騎士氣喘籲籲地上山稟報說,山嘴那邊根本沒有敵騎,隻有七八架裝好的弩機與一堆擋道的亂石。

應原快步下山一看,隻見亂石堆已被搬開,弩機也正在拆卸。騎尉報說已經有四撥十二騎被弩機射中跌入深穀。應原皺眉問道:“既無人操作,這弩機是如何發射的?”

騎尉報說弓弩是機發,敵騎在山嘴依次繃了四根白亮的牛筋繩,大雪白光下根本看不出來,馬隊衝到牛筋繩處,便會帶動機關連發三箭。應原聽得又氣又笑,當即喝令:“三騎前行清道,全數上馬追擊,務必在暴風雪前包抄截殺!”

番軍騎士們也被這種令人不齒的宵小手段所激怒,聞得將令人人憤激,發一聲喊,呼嘯著掠過了山嘴。

一過這山嘴,道路漸寬,馬隊奔馳愈發加快。眼看前哨三騎已經飛過了山口,前隊十騎亦飛馳進入。恰在此時,半山腰隆隆雷聲大作,騎士們還沒分清這是否是暴雪前的雷聲,前隊十騎已被淩空翻滾的滾木擂石砸得人仰馬翻,收刹不住的後續十騎也被砸得四散閃避,後頭滾滾湧來的主力頓時層層疊疊擠在了狹窄的山道中。

居中的應原根本來不及叫聲散開,山腰的箭雨已經呼嘯著潑天而來。騎士們大怒,前隊吼叫著揮舞戰刀撥打飛矢,後隊喝罵著一齊彎弓對射。片刻之間,又有十多騎轟然倒地。

應原大怒,正要喊出死戰衝殺山口的命令,陡然卻見山口山腰的箭雨消失,滾木擂石也沒了動靜,心下一亮舉起戰刀高喊:“此為緩兵之計!敵騎業已逃遁!衝出山口截殺!”

一聲震蕩山穀的怒吼,瘋狂的番軍飛騎如颶風般卷出了山口。此時,雷聲大作彤雲翻滾,大風裹著大雪密匝匝壓下,冬日暮色頓時變成了茫茫白夜。

應原嘶啞大喊:“兩翼展開!包抄追擊!”

話音落點,飛騎驟然分成兩隊展開,如兩條火龍般攪進了風雪大作的無邊雪原。應原帶來的乃是番國最精銳的騎士,最善於在常人不辨南北的茫茫荒原奔馳激戰,目下這疾風暴雪的混沌天地對於這支飛騎可謂正得其所,不失方向,不減速度兩馬輪換,隻向著棗陽道的方向全力追擊。

大約半個時辰,番軍飛騎終於在一片丘陵穀地中漸漸咬住了,又漸漸超出了同樣頂風冒雪風馳電掣,如同火焰般燃燒著的井氏馬隊。番軍中陡地一聲虎嘯,兩條火龍隆隆聚合,撐著漫天風雪包住了一路戲弄他們的敵手。雪亮的戰刀翻飛狂舞,一場慘烈的殊死拚殺就此展開。

應原立馬山坡看得片時,不禁大為驚訝。這支井氏馬隊的戰法與中原騎兵迥異,竟然是姬多友在成周大營新創的三騎錐戰術。

此戰法要害是將西周騎兵通行的“十騎一戰”減低到了“三騎一戰”,騎兵作戰的變化能力大為改觀。蓋因騎兵衝殺之基本方式都是散兵格鬥,無論雙方參戰騎士規模多大,最終都是展開格殺,不可能像步兵那樣結陣而戰。

然而這種格殺又不是完全孤立的武士間的決鬥,而是每騎之間前後左右隨時都可能出現敵騎突襲的戰場格殺。唯其如此,騎士之間需要協同配合,既可掩護同伴不受到突襲,又可以自己放手搏殺,便成為戰場騎兵的最佳作戰方式。

十騎雖然已經很精悍,但在煙塵彌漫殺聲震天,流矢飛舞刀劍交錯的戰場,還是難以做到精妙配合。減至三騎配合,是將騎士能夠及時馳突關照的範圍定在了恰如其分的程度,格殺之流動配合大見流暢。